同福酒樓這邊,拉的東西也沒有太多,主要是這幾個員工的被褥,衣物之類的東西。
當然,還有一些桌子椅子,鍋碗瓢盆,各種餐具,這些也都是不能缺少的。
如今要開一家分店。
對於整個同福酒樓而言,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所有的員工,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把這將要前往飯店的四名員工,親自送到了分店的門口。
“說起來也真是懷念,老夫還記得在這家分店裡種菜的日子,轉眼之間都快過去一年了。”
“這裡還是原來的樣子,一點都沒有變。”
劉伯溫麵露感慨,他當時剛複活的時候,就是在這家偏僻的小店之中,度過了很愉快的一段時光。
不光是劉伯溫,還有常遇春,朱初一,陳友諒等人,也曾經在這家小店之中住過一段時間。
“算起來,也有幾個月沒有來過這裡了。”
“大家都搭把手,好好的把這家店裡打掃一下,從現在開始,這個地方,就是咱們同福酒樓的一家分店了。”
陳長生率先擼起了袖子,拿著掃把衝了進去。
“東家,你慢點,這些粗活累活,還是讓我們來乾吧。”
朱初一緊跟其後,忙的不亦樂乎。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之下,再加上這家小店的規模並不是很大,很快就打掃的乾乾淨淨了。
“東家,這後院的是什麼東西?咱頭一次看到,”鄧愈站在分店後院的門口,看著類似於帳篷的東西,頓時,有些疑惑的詢問道。
“實在是太懷念了,這可是我當初親手搞出來的蔬菜大棚。”
“當初我租下這家小店,就是靠的賣蔬菜發的家,等以後入了冬天,這地方你們可得好好的給我打理著,冬天種出新鮮的蔬菜就靠這東西了。”
聽到聲音,陳長生連忙走了過去,看到有些殘破的蔬菜大棚,立刻勾起了他當年的回憶。
那時候他孤身一人穿越到了大明,舉目無親,在寒冷的冬日之中,一個人靠著賣蔬菜,才打拚出來了現在的家業,說多了都是淚。
聽到這東西對自家東家如此的重要,鄧愈連忙向陳長生保證道:“東家,你放心吧,咱一定好好的打理這個什麼大棚,絕對不會讓東家失望的。”
“東家,分店的招牌也弄好了,馬上就可以掛上去!”
常遇春和陳友諒他們,肩膀上扛著一塊幾百斤的匾額,上麵的字跡,依舊是劉伯溫親自提上去的。
聽到外麵的動靜,陳長生也連忙跑了出去,站在一邊指揮道:“快快快,都給我小心著點,等這個招牌掛上去,咱們的分店就算是弄好了。”
此刻的陳長生顯得有些急切,他現在已經迫不及待的獲得係統的獎勵了。
當然了,有關於酒樓的分店,也不是說開就開的。
不然的話,陳長生直接向朱元璋打個招呼把酒樓開滿整個大明,開個幾百家,直接就能把把係統的獎勵給薅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