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邊的速度也很快,等到第二天一大早上,上早朝的時候,朱元璋就向滿朝文武宣布了這個事情。
不僅恢複了朱文正的聲譽。
並且著重讓禮部的人著重去擬定朱文正的王號。
但是畢竟朱元璋有言在先,想要讓朱文正當大明的藩王之首,這可就把禮部的人給為難住了。
最終,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商議了好半天,竟然想出來啟用朱元璋曾經的王號,也就是把吳王的爵位賞賜給朱文正。
當這個提議送到朱元璋的麵前之時,老朱的臉都綠了,直接一把將禮部的奏折給甩在地上,更是指著禮部尚書趙瑁破口大罵道:“咱養你們這群沒用的東西,到底是乾什麼吃的?連用吳王的王號這種餿主意都能夠想出來!”
這也不怪朱元璋生氣,畢竟吳王這個王號,在他們大明朝的含義實在是太大了,這是一種政治層麵的象征。
因為朱元璋在稱帝之前就是吳王!
若是把吳王給朱文正了。
那豈不是又得給他點不該有的心思?朱元璋可不想在自己百年之後,大明朝出現叔侄相爭的情況。
當年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橚,一開始封的王號就是吳王,後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有很多臣子上奏疏勸諫他,老朱也覺得吳王的王號不應該給朱橚,所以老朱連忙又給朱老五改成了周王。
更關鍵的一點是,要是封吳王的話,這個封地的問題也不好解決。
吳地乃是大明的財政重地,占據大明稅賦收入的份額極大,雖然大明朝藩王的權力有限,但要是在這個地方搞事情,朱元璋也得頭疼一會。
遭受到朱元璋的訓斥怒罵,趙瑁渾身顫抖的跪伏在地上,根本就不敢去支持朱元璋的眼睛。
“回陛下的話,若是吳王不滿意的話,我們禮部還有很多方案……”
趙瑁趕緊把預備用的奏折,從懷裡掏了出來,雙手捧著,讓王忠拿了過去,遞給了朱元璋。
這第二份奏折裡麵的擬定,就不是以地名作為封號的了,什麼瑞王,安王,定王,甚至連趙構用過的康王都出來了。
朱元璋越看臉越黑,他現在很想一腳踹死這個酒囊飯袋。
“你們是不是認為咱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所以就想著糊弄咱啊?”
“居然連康王這種王號都能想出來!”
朱元璋憤怒的將奏折直接甩到了趙瑁的臉上。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趙瑁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正在這時,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從外麵走了進來,並且將一封書信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中,而那裡麵正是陳長生昨天的提議。
朱元璋拿過這封信件,一個字一個字的看了起來,原先緊鎖著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嗯,還得是陳老板有主意啊……”
“你們也看看,這幾個名號咱都挺中意的,你們禮部的人就從這幾個裡麵挑一個吧,若是再次再不讓咱滿意,你這個禮部尚書就回家種地去吧,”朱元璋冷哼一聲,隨後,便讓身旁的王忠將這封信件遞交給了跪在地上的趙瑁。
當趙瑁看到信上的內容之後,也不由得長舒一口氣。
這封信可來的是真及時啊!
甚至趙瑁在心中已經開始暗自感謝起了陳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