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忽必烈覺得這件事情不太可靠。
就連陳長生也覺得這件事情任重而道遠。
“老朱啊,關於你的這個理想,我還是打心眼裡佩服你的。”
“雖然說在你這一代很難實現了。”
“但是你還有兒子和孫子,有了高產良種之後,大明的人口數量也會迎來一場極大的爆發,一二十年內大明的人口起碼能夠突破萬萬之數。”
“你的這個夢想,說不定幾代人之內還真的能夠實現。”
陳長生嗬嗬一笑,倒也沒有給朱元璋潑太多的涼水。
畢竟燕王朱棣帶著船隊前往新大陸,能不能回來還兩說著呢,就如今大明的這個生產力,還有科技水平,想要實現如此宏偉的目標,可謂是難上加難,甚至有點天方夜譚的意思。
哪怕是如今大明的天下,皇權都伸不到基層,光是把整個亞洲地區給統治了,想要維持住,估計都有點費勁。
從應天這邊到新大陸那裡串個門,光在路上浪費的時間,都得有個一年半載的。
不過朱元璋明顯是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之中。
甚至現在都開始為他的宏圖壯誌做準備了。
“陳老板,其實咱的心裡也知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所以來同福酒樓找你,也是想讓您給咱出點主意,”朱元璋歎了一口氣,看來周圍人都不太相信的樣子,也不由得逐漸回歸了現實。
“老朱啊,這你算是問到點子上了。”
“如今,大明不僅生產力不發達,在科學技術方麵更是一塌糊塗,從應天到北平城都要在路上消耗一兩個月的時間。”
“從扶桑到應天這邊就更遠了……”
“就算大明的軍隊真的打下了全部的領地,你這邊也是鞭長莫及,不過按照計算,你們大明的皇室成員會越來越多的,就像堆雪球一般。”
“倒是可以把他們全部分封到海外,但時間一久肯定會出事的,形成一個個的海外諸侯國。”
“不過這些都不是現階段應該考慮的事情,現在你們應該要考慮的,就是提高生產力,發展科學技術,之前朱老四出海的時候,我還專門教給了他一個名單,裡麵有個叫橡膠樹的東西,這個東西所生產出來的橡膠,也是發展科學技術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
陳長生想起了未來幾百年後會出現的輪胎,還有蒸汽機和內燃機這些東西,很多原材料現在大明境內都沒有。
隨著陳長生說了一大堆的話,朱元璋都沒有怎麼聽懂。
唯一聽懂的東西。
就是讓他的子孫後代們前往海外,占據住土地。
看著朱元璋那一臉似懂非懂的樣子,陳長生也明白了自己剛才是對牛彈琴,畢竟一個能想出諸多亡國之策做為國策的皇帝,想讓他理解這些東西,確實有點困難。
“東家,你說這麼多真是白瞎了,”劉伯溫不由得說道。
“朱元璋現在連土地兼並的事情解決起來都費勁。”
“這些事情解決不了,大明朝最多撐個二三百年,就彆想著統治全世界的事情了。”
劉伯溫現在也不在朱元璋的手底下乾活,雖然是暢所欲言,以前不敢說的話,現在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聽到劉伯溫說起大明的國運之事,朱元璋忍不住朝著劉伯溫看了過去,眼中帶著些許的震驚和惶恐,連忙開口詢問道:“劉基,你當年不是告訴過咱,大明國祚至少六百半嗎?現在怎麼又變成二三百年了?”
“嗬嗬,那時候老夫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再說了,老夫也沒有說錯。”
“六百半,咱的意思是600的一半,也就是最多300年,大明朝基本上就到發展的極限了,就該改朝換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