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靜的沈家村裡,一場充滿生機的建設正悄然展開,一場潑天的富貴也將降臨,開啟了百年家族傳承的大門。父親和族老們商議後,按照我的建議,買下河邊那一片荒地,用大青石做地基,再把河裡的碎石和泥土混合回填抬高地基,再在抬高地基的大河邊建蓋一座榨油作坊和一座豆腐作坊。首選雇傭村子裡的木匠,泥瓦匠,石匠帶著徒弟和村裡的青壯,再從鄰村雇傭10個會蓋房子的工匠,工錢師傅每天20紋錢,其他人10紋錢,工錢當日結算,中午包一頓午食,自帶碗筷。人員定下來接下來就是開工大吉了!
這次我負責建蓋的全部事宜,就帶著蘇瑤,明月,清風三女一起過來了,蘇瑤做助理負責施工人員的登記造冊,按圖紙指導工匠組裝水車部件;明月掌管錢財發放工錢,清風負責後勤帶著村子裡的廚娘在臨時搭建的草棚子裡埋鍋造飯,煮水燉湯,把兩個豬頭和十個豬腳洗淨、焯水後洗淨後,放進我配置好的一大鍋滾燙鹵水裡麵開始小火慢燉!
木匠師傅一大早就帶著幾個徒弟和青壯扛著斧頭、鋸子上了山。山林間,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光斑。木匠穿梭其中,仔細挑選著合適的木材。他目光堅定,在心中衡量著每一棵樹的材質。經過精挑細選終於選好了一棵高十丈,粗2尺多的百年鐵力木大樹後,就讓青壯們揮動斧頭砍伐,一下又一下,有節奏地砍伐,頓時木屑紛飛進過長時間輪番劈砍,隨著老木匠一聲“順山倒了!”的號子聲響徹山林,百年大力木大樹伴隨著“轟隆”一聲,轟然倒下,木匠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接著徒弟們分工合作熟練地將木材鋸成五根兩丈長,合適做榨油膛的長度,從大樹兩側開槽挖空樹心做成榨油膛,再一根一根的運送下山去。
與此同時,泥瓦匠也沒閒著。青壯們拉著板車,一趟又一趟地去運磚。拉到指定地點堆放,每一塊磚都被他們碼放得整整齊齊。老泥瓦匠開始和泥巴砌灶。隻見他手法嫻熟,將和好的泥巴均勻地塗抹在磚與磚的縫隙間,動作行雲流水。汗水從他額頭滾落,打濕了衣衫,但他絲毫不在意,認真的按我的要求和講解,壘起兩座我要求的長方形的三眼灶台,可能是做了一輩子泥瓦匠也沒有想到灶台可以這樣壘,超出了自己認知的東西,卻在自己手裡完成了,其中的原理一點就通,感覺整個人被醍醐灌頂了,憑著這個手藝老泥瓦匠帶著徒弟接了好多家大戶人家和飯店酒樓灶台的改造,賺了很多白花花的銀子,名聲遠播!
村民們也紛紛前來幫忙,有的幫忙搬運木材,有的協助泥瓦匠遞磚。大家齊心協力,歡聲笑語回蕩在村子上空。在眾人的努力下,榨油作坊的雛形漸漸顯現,仿佛能看到未來這裡出油時的熱鬨場景,那將是村子新希望的開始也是家族興旺的開始。
中午在那彌漫著鹵肉香味的臨時草棚廚房裡,廚娘們在清風的領導下,已經準備好了糙米飯,切好了鹵好的香噴噴的豬頭肉,豬腳肉,煮了一鍋蔥花雞蛋湯,炒了一大鍋葵菜,讓大家去河邊洗好自己帶來的碗筷,就讓大家一個跟一個排隊打飯吃,飯打滿一碗,一勺葵菜,兩大片豬頭肉兩塊豬腳肉,湯一人一碗,差不多五十人個人的飯菜就這樣在狼吞虎咽中被吃得乾乾淨淨。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吃到的最美味的一頓午食了吧!
午食,我是讓蘇瑤帶著切好的半個豬頭肉,兩個豬腳肉,掐著飯點回家和父母一起吃的。美食要和家人一起吃才有味道!讓蘇瑤用薑蒜和芫荽加點辣椒醬油,配了個蘸水料,讓父母蘸著吃,如此美味佳肴一家人吃得滿嘴流油,要不是我勸告父母一次不能吃太多,喜歡吃明天再做了吃,估計都被吃完了,剩下的讓下人們拿去把佐料倒進去拌一下都吃了,府上下人雖說平時吃的也不差,一開始也有點不想吃,嘗了一口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再去撚菜就隻剩下空碗一個了!
之前這個寧靜的村子裡如今熱鬨非凡,時光仿佛被上了發條,忙忙碌碌的日子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午食吃得好每天還結算工錢,大夥兒乾起活來,都舍得出力出汗,工地上的榨油坊,豆腐坊和水車基座都已經初具規模,趕工期所以大量使用了大量圓木頭,采用榫卯結構連接在一起,建造成了木頭結構的瓦房——木瓦房,刷新了木匠和泥瓦匠們的三觀同時也在大宋朝增添了一種價廉物美的木瓦結構房子。為了防火就用讓鐵匠鍛打了幾把鍘刀,雇傭沈家村裡的10個婦人每人5文錢,把稻草鍘成碎草加進放了石灰的黃泥裡用棍子和鏟子不停攪拌,等黃泥上勁後,用木匠做好的泥磚模具製作泥磚,堆放在工坊內的空地上晾乾待用;泥瓦匠們也不閒著,用我讓木匠按前世抹牆灰的工具形狀做的托盤和刮鏟)木托盤裝和好的黃泥用木質刮灰鏟抹在內外木牆上,填縫刮平,等乾透了再用石灰水刷幾道就變成雪白透亮的石灰牆,防火防蟲防水,可謂一舉三得!還為以後用石灰水做豆腐鹵水點豆腐埋下伏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幾天,村子裡格外熱鬨。首先而來的是三輛牛車拉來的兩個大石磨和一個三槽水錐磨,三座沉甸甸的“大家夥”。它們被小心翼翼地卸下,穩穩地安放在已經做好的大青石基座上,石磨上那一道道深邃的紋理,仿佛承載著歲月的痕跡,預示著將為村子磨出生活的細膩與芬芳。
接著是定製的水車配件也在一輛輛牛車的運載下,陸續抵達。那一堆堆形狀各異、質地堅實的配件,散發著桐油特有的光澤和氣味,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在訴說著即將開啟的新使命,木匠和工匠在我和蘇瑤的指導和監督下,用了三天時間才把兩架水車組裝好,並安裝在用大青石條圍起來壘砌好的三階梯水道上,成為了沈家村也是大宋朝獨樹一幟的壯觀風景線,開水閘試運行,水車運行平穩,取水穩定,一個時辰不到就把十口大水缸裝滿了水;動力水車的槳葉在三級階梯增壓的流水衝擊下帶動中心軸也飛快旋轉,中心軸上安裝的三個橢圓形偏心輪也轉了起來,帶動三個水錐磨的錐頭上下翻飛,有節奏的一次次精準的砸向石錐槽,水錐磨從此在大宋朝誕生了,舂米,舂糍粑,舂辣椒,舂香料一切皆可舂!
緊隨其後的,是五口不同尺寸的嶄新大鐵鍋。它們不僅體型龐大,而且鍋形奇特,被穩穩地放置在臨時搭建的架子上,鍋底烏黑,鍋沿光滑,吸引著村民們好奇又期待的目光。每一口鍋都像是一位沉默的守護者,即將在未來的日子裡為村子貢獻出美味佳肴和財富!
十口大水缸也有序地排列在豆腐坊裡不同位置裝滿了水,它們圓潤飽滿,缸壁厚實。村民們圍在周圍,不時用手輕輕觸摸,感受著那粗糙又質樸的質感,有著兩盤大石磨和十隻缸裡盛滿清水的大水缸,豆腐坊更加壯觀。
這些新到來的物件,就像一群遠道而來的夥伴,為平靜的沈家村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村民們都期待著它們能在未來的日子裡,帶領族人勤勞致富,書寫屬於村子的精彩篇章。
經過差不多一個月有條不紊的建設,榨油坊和豆腐坊在各位工匠師傅的親力親為,出謀劃策,竭儘全力嚴把質量關,帶領勞工青壯完美的完成了榨油坊,豆腐坊和配套工程的建設,同時也被我的各種天馬行空見識,離經叛道的想法,巧奪天工的技術所折服,想要拜在我的門下做弟子,被我委婉的拒絕。詢問為何要拜師原因後,得知古代的匠人技術傳承都是師承,或者子承父業,寧贈三畝地,不傳一分藝!偷學,盜用彆人的技藝和方法的行為視之為恥,也會被同行唾棄失去行業立足之地,我了解之後大度的允許他們可以使用我教的各種方法,技術和經驗,並且讓他們傳授給自己的徒子徒孫。大匠和一眾徒弟聽後對我感激涕零,齊齊跪下磕頭拜謝!表示以後如有召喚,必定有召必回,帶著徒弟背好工具依依不舍的離開!
喜歡幸福生活從穿越開始請大家收藏:()幸福生活從穿越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