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現在已經是太陽高懸。
趙玉龍的前敵指揮部內。
“老劉啊,通知一下劉三利和孫銘那邊,南溝渡的鬼子已經撤往山裡了,讓他們注意包夾。”
“同時讓丁偉和邢誌國立刻發動衝鋒,追上去打,不怕他們跑,就怕他們不跑。”
劉參謀點點頭,認可趙玉龍說的話。
現在他們就是擴大勝利果實,追著鬼子打就不怕鬼子反撲。
反之,如果鬼子真的破釜沉舟,也是會對他們造成不小的傷亡的。
他們的兵有沒有銅頭鐵骨,被三八大蓋一槍命中要害同樣會沒命。
“行,我這就給他們發電。”
劉參謀應了一聲,迅速的安排通訊員給丁偉等人發電。
電報發完之後劉參謀又問:“逃過去的鬼子怎麼辦?”
“河對岸的鬼子讓領導通知一下那邊吧,現在沒船我們也過不去。”
“嗯。”
“指揮部還轉移嗎?”
趙玉龍猶豫了一下,想到他們後續的方向,搖頭。
“不轉移了,你通知工兵團長,讓他來一趟。”
劉參謀命令下完不久,工兵團長就過來了。
他們工兵團拿起槍就能打仗,拿起工具就能乾活。
工兵團長叫周家祥,是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入伍時間也很長了。
趙玉龍對這個老資格的工兵團長也沒有擺什麼架子。
把周家祥叫到黃河邊,二人邊走邊問。
“老周啊,如果在這一段黃河做一個浮橋,難度大嘛。”
周家祥愣了愣神,看著這近千米寬的黃河陷入了沉思。
看老周半天不說話,趙玉龍以為他怎麼了。
“老周,老周。”
周家祥抬起頭,疑惑的看著趙玉龍。
“難度大嘛?”
趙玉龍看對方回應了,又問了一遍。
周家祥無語的看著趙玉龍,“把嘛去掉,這是黃河。”
趙玉林尷尬的笑了笑,不過浮橋還是很有必要的。
他們在這邊做了浮橋,後麵大部隊進入中原就會方便很多。
不然好幾萬人,還有重型裝備,怎麼搞過去。
就算能繞路,可是他們有這橋也不是簡單的用一次。
後續的支援和補給肯定也是需要的。
“你打算隻過人還是裝備也過?”
周家祥又問了一嘴,如果隻過人,那就比較簡單了。
隻需要打造一些帶重錨的木舟,加上配重,上廟鋪上木板,在這初春的枯水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可如果想要過車,搭載裝備,那就不是他一個工兵團長能夠做到的了。
趙玉龍無奈,“主要還是汽車和裝備,牽扯到後期的補給,如果能夠做到好,對我們幫助很大。”
周家祥想了想,回答道:“如果是諸多考慮,我建議把浮橋放在茅津渡一帶。”
“那邊的河水流速更加平緩,寬度在500到800米,雖然做不了永久性橋梁,可是做浮橋的難度比這裡更小。”
趙玉龍眼前一亮,“這麼說,如果是在茅津渡,你就能做可以過車的浮橋了?”
周家祥又是搖頭,“那邊除了難度較小之外,我們想要補給也更加的方便。”
“不過想要做成橋,就需要上麵的支持了,需要用鋼板或者鋁合金做一些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