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站在第二階段戰場的中央,四周依舊是一片無邊界的虛擬空間,但這一次,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微弱的金屬質感波動。他剛踏入這個區域,係統界麵便彈出新的提示:
【第二階段挑戰準備中】
【技能融合權限已解鎖】
【請於六十秒內完成技能組合設定】
他的眼神一凝,腦海中迅速回放起上一階段戰鬥中的細節。
震蕩波打斷敵人動作後,元素共鳴的觸發效率明顯提升;而閃現·殘影不僅提供了位移能力,還為後續技能銜接創造了完美的時機窗口。這三者之間,似乎存在某種隱藏的協同機製。
沈逸沒有猶豫,直接調用策略模擬空間的功能,意識瞬間被拉入一個數據流構築的推演場。
無數光點在他周圍流轉,每一次閃爍都代表一次戰鬥模擬。他在心中構建出多個變量模型:釋放順序、冷卻間隔、敵方反應時間、能量消耗比例……每一個參數都被精確計算。
百萬次模擬在短短數秒內完成,最終篩選出一組具備穩定協同效應的組合。
“震蕩·火雷鏈。”
這是他給這套融合技能命名的代號。
它的核心邏輯是:震蕩波先發製人,造成範圍控製;緊接著元素共鳴觸發雷係效果,形成連鎖麻痹;最後借助閃現·殘影切入死角,打出致命一擊。
理論上可行,但實戰是否有效?
沈逸退出模擬空間,眼前的訓練單位已經就位——六名虛擬對手呈環形排列,比上一階段更具壓迫感。
倒計時歸零的刹那,一名訓練單位猛然撲來,動作迅猛且毫無規律可循。
沈逸腳尖輕點地麵,閃現·殘影發動,身形一閃避開正麵衝擊。幾乎在同一瞬間,他感知到對方收招時重心的一絲偏移。
機會!
震蕩波釋放,一道無形衝擊擴散開來,訓練單位的動作頓時一頓。就在它身體僵直的刹那,沈逸迅速激活元素共鳴。
轟!
一道雷霆從天而降,精準劈落在對方頭頂,電流沿著地麵蔓延,形成短暫的癱瘓效果。
沈逸沒有停頓,利用這0.5秒的時間差,再次啟動閃現·殘影,繞至敵人背後,手掌貼在其肩胛骨位置,借助震蕩波餘波將其推出中心區域。
淘汰。
係統提示音響起:
【目標淘汰】
【剩餘目標:五名】
沈逸沒有喘息的機會,另一名訓練單位已然逼近。這次的攻擊節奏更快,甚至帶有一定的預判性,仿佛已經適應了他剛才的戰術。
他眉頭微皺,迅速調整策略。
麵對高速突襲,他不再單純依靠閃避,而是將震蕩波與元素共鳴結合得更加緊密,在敵人接近的瞬間先行釋放震蕩波,製造出一個小型真空區,迫使對方減速。
接著,元素共鳴觸發冰係效果,地麵瞬間結霜,進一步降低敵人移動速度。
閃現·殘影發動,沈逸身形一閃,出現在敵人側翼,掌心凝聚出一股高頻震蕩力道,精準打擊其膝關節。
那名訓練單位踉蹌半步,隨後判定失敗,自動退出戰鬥。
係統提示:
【目標淘汰】
【剩餘目標:四名】
沈逸的氣息略微急促,但他沒有停下思考。他已經確認,“震蕩·火雷鏈”並非固定不變的連招,而是可以根據敵人特性靈活調整的戰術體係。
第三名訓練單位衝來的方向不同,攻擊方式也有所變化。它沒有采用直線衝鋒,而是以弧線繞行,試圖擾亂沈逸的判斷。
沈逸眯眼觀察,發現這名單位的移動軌跡帶有明顯的試探性,顯然是在測試他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他深吸一口氣,決定嘗試另一種融合方式。
這一次,他將屏障術加入組合之中。
當敵人靠近時,他並未立即閃避,而是原地站定,激活屏障術,硬生生扛下第一輪攻擊。與此同時,他迅速分析敵人的攻擊頻率和節奏,找出其中的間隙。
震蕩波釋放,敵人動作被打斷。
元素共鳴觸發火係效果,烈焰噴湧而出,逼迫敵人後退。
沈逸趁勢閃現至空中,居高臨下,雙手交叉,震蕩波與火焰同時爆發,形成雙重壓製。
轟然落地時,第四名訓練單位已被判定淘汰。
係統提示:
【目標淘汰】
【剩餘目標: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