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重啟的信號亮起瞬間,沈逸的指尖已切入操作序列。沒有試探,沒有緩衝,雙方在地圖中央裂穀兩側同時發動突進。陳宇戰隊的前排如同被壓縮到極致的彈簧,準時在九點鐘方向發起衝鋒,技能軸精準咬合,每一記控場技的釋放都卡在幀數極限。
沈逸閉眼一瞬,係統界麵在意識中展開。“信號擾頻協議”運行正常,“隱藏身份加持”處於強製關閉狀態。他主動切斷了那條曾數次救他於絕境的屬性增益鏈。法袍下擺的流光暗淡下來,角色數據層的波動值被壓至臨界點以下。他不再依賴“她”的存在。
第一波交鋒在風蝕裂隙邊緣爆發。
前排戰士依令突前,卻未真正進攻,僅以技能前搖製造壓迫假象。這是“節奏嵌套”的核心——在敵方第二段控場即將釋放的0.4秒前,誘導其提前激活終結技。沈逸睜開眼,目光鎖定全息屏上“狂龍”的能量條。
“就是現在。”
話音未落,對方大招“龍卷突襲”已撕裂空氣,直撲空檔區域。但目標早已撤離。技能落空,冷卻軸瞬間錯位。沈逸立即下令雙法係夾擊,冰火雙流自高牆兩側傾瀉而下,將敵方副控壓製在裂隙底部。
“打掉了!”團隊頻道有人低吼。
可沈逸沒有回應。他看見林悅在高牆下抬手,一道治療光束無聲射出,撞上石壁後分裂三路,精準注入隊友體內。她閉著眼,手指微顫,像是被某種外力牽引著完成施法。
那一瞬,她的動作節奏與沈逸的操作出現了0.2秒的偏差。
他記下了這個節點。
陳宇在指揮區猛然抬頭。“又來了。”他盯著“夜鶯”閃避時的走位弧線,“他們在用非人類的節奏打配合。”他調出輔助位上傳的數據流,發現“夜鶯”在三次關鍵閃避中,腳部氣流擾動與法袍擺動存在微弱相位差——像是動作與模型之間隔著一層延遲。
“不是反應快。”他低聲說,“是預判了未來。”
他拍下戰術板:“下一波,壓縮周期,85秒推進。目標——‘夜鶯’。”
第二輪強壓來得比預期更快。
沈逸察覺到敵方技能釋放間隔縮短,立即下令全員切換“靜默模式”。語音通道關閉,所有指令通過地圖標記與預設符號傳遞。他不能再給對方任何監聽節奏的機會。
敵方輔助開始集中火力騷擾“夜鶯”,三記遠程控場技接連鎖定,逼迫其暴露閃避規律。沈逸在操作台前微微側身,手指在兌換界麵快速滑動。三枚戰場拾取的“能量殘片”被投入“碎片收集兌換”模塊,係統瞬間生成一枚“瞬移誘餌”。
法袍殘影在原地浮現,攜帶完整的角色信號波形。
敵方主控毫不猶豫釋放“音律禁域”,技能鎖定殘影,全場陷入靜音。但真正的“夜鶯”已在十米外的陰影中完成轉向,法杖輕點地麵,釋放低頻震蕩波,乾擾敵方後排站位。
“騙到了。”沈逸低聲說。
可就在此時,林悅的操作出現遲滯。一次治療延遲了0.3秒,前排戰士血量驟降,被敵方集火擊退至懸崖邊緣。沈逸瞳孔一縮,立即調出“潛力挖掘預警”界麵。
【外部掃描強度提升,偽裝模塊剩餘穩定性61】
他咬牙。不能再拖。
第三輪衝鋒已在醞釀,敵方五人陣型收攏,技能軸再次對齊。這一次,他們不再追求擊殺,而是要徹底打碎沈逸戰隊的節奏體係。
沈逸深吸一口氣,將過去三分鐘的戰鬥數據全部導入“極速學習模塊”。係統在0.8秒內完成解析,標記出敵方“影刺”下一波切入的最優路徑——必經左翼高牆轉折點,時間窗口僅0.5秒。
他需要一個誘餌。
而最合適的誘餌,正是他自己。
他讓“夜鶯”緩步向前,走位軌跡刻意拉長女性角色慣有的弧線。法袍輕揚,腳步輕盈,每一次閃避都帶著細微的滯空停頓——那是“隱藏身份加持”激活時的典型特征。即便係統未主動觸發,這種行為慣性仍殘留在操作中。
敵方“影刺”果然動了。
陰影中躍出的身影直撲“夜鶯”側翼,匕首寒光在半空劃出致命弧線。就在出手的刹那,沈逸反向折返,法杖猛然下壓,地麵裂開一道能量溝壑,將刺客路徑截斷。同時,他預判釋放冰封陷阱,將對方定在原地0.6秒。
“集火。”
雙法係技能瞬間傾瀉,前排戰士從懸崖邊緣翻身而起,一記震地錘將刺客擊飛。林悅的治療光束在同一幀抵達,穩穩托住團隊血線。
敵方陣型大亂。
沈逸沒有追擊。他知道,真正的勝負手不在擊殺,而在節奏的掌控。他讓“夜鶯”退回高牆陰影,法杖輕點石壁,留下一道微不可察的能量印記。
就在此時,係統界麵在意識深處自動彈出。
【二次共振完成,新頻率已命名:“夜梟之息”】
沈逸一怔。
那不是他下達的指令。
波形線在界麵中自主跳動,頻率既不像“夜鶯”的信號,也不屬於“影刺”的裝備脈衝。它像是從戰鬥數據中自行演化出的新節奏,帶著某種……獨立的意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