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方衝鋒信號第三次亮起,紅光掃過戰場中央的裂痕。沈逸的右手仍懸在確認鍵上方,指尖因舊傷的持續牽扯而微微抽動。他沒有收回動作,也沒有按下指令,呼吸壓得極低,像在等待某種不可見的節點。
倒計時浮窗跳轉至29秒。
“狂龍”猛然躍起,龍刃橫劈,正麵強攻之勢如山崩。沈逸瞳孔微縮,手指輕移,操控“夜鶯”向左偏移0.3米。震蕩波擦身而過,地麵炸開一道裂口。他借“隱藏身份加持”提升閃避,身形輕閃,未受傷害。
但真正的威脅不在正麵。
內網終端的戰術地圖上,兩條隱匿路徑同時亮起——一條自左翼高牆延伸,另一條從地下通道悄然逼近。陳宇的“雙線誘殺”已啟動,“影刺”與輔助位正從後方包抄,目標直指“夜鶯”。
沈逸調出“策略模擬空間”。
百萬次推演在0.2秒內完成。係統鎖定“影刺”的必經之點——地下通道交彙口,能量波動異常。那正是上一章殘留的“能量印記”所在位置,波形同步率已升至97。他不再猶豫,迅速在地圖標記坐標,推送加密指令:“星語,減速結界·預判釋放”。
“星語”的治療光束微微一頓,隨即轉向地下通道方向。結界生成,淡藍色光幕橫亙通道中央。幾乎同時,“影刺”破牆而出,身形一滯,被結界短暫減速。
但未被完全封鎖。
“影刺”強行突進,匕首已抵“夜鶯”後心。與此同時,“狂龍”開啟大招“龍魂咆哮”,全屏aoe技能進入0.8秒引導階段。中心區域傷害最高,釋放卻有延遲。
沈逸啟動“極速學習模塊”。
0.1秒內,係統解析“龍魂咆哮”的傷害衰減曲線。他發現技能爆發前0.5秒為不可打斷階段,但中心點鎖定在引導起始瞬間。若此時突入中心,可在技能落下前完成起手動作。
他不退反進。
“夜鶯”猛然前衝,直入aoe中心區域。法杖揚起,第一道震蕩波瞬間釋放,引爆先前兌換的“能量殘片”。衝擊波擴散,迫使“狂龍”小幅後撤,打斷其技能軸節奏。
第二波震蕩波緊隨其後,疊加“減速力場”,封鎖“狂龍”移動路徑。
第三波——最關鍵的一擊——需精準命中其技能中斷後的硬直點。
“狂龍”的龍刃已揚至最高點,但陳宇的手指在最後一刻微顫。他察覺“夜鶯”突入中心的反常舉動,立即嘗試中斷大招,規避後續控製。
操作軸切換,技能引導被迫中止。
然而沈逸早有預判。
“潛力挖掘預警”在0.3秒前提示“操作軸異常波動”。他未依賴係統提示,而是結合前八輪戰鬥數據,手動微調震蕩波釋放角度。第三波技能軌跡偏移2.7度,恰好命中“狂龍”收招時的位移終點。
震蕩波穿透空氣,精準擊中“狂龍”胸口。
硬直觸發。
“夜鶯”法杖頂端泛起一絲幽藍光暈,與左翼高牆的“能量印記”同步閃爍。那一瞬,波形完全重合。
“狂龍”血條驟降,核心輸出被擊破。係統判定:技能連鎖無法恢複,大招徹底失效。
前排戰士立即響應,震地錘砸向“影刺”腳下,將其擊退。輸出位從右翼切入,穿透箭鎖定敵方殘血輔助。兩發連擊,輔助倒地。
比分差距從2拉開至9。
倒計時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