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接環的冷卻液在接口處凝成細小水珠,沈逸沒有擦拭。他盯著主屏幕右下角那行消失又重現的日誌殘影,指尖在鍵盤上敲出一串加密指令。本地防火牆日誌顯示,0x3f7a節點的探針雖已被清除,但其最後一次數據抓取的時間,恰好與“雙人協同增益模型”生成同步。
不是巧合。
他調出戰隊近三場賽後數據請求記錄,過濾所有外部訪問源。結果清晰:除常規戰隊複盤外,僅有“暗淵”在每場比賽結束後的90分鐘內發起超過十次戰術日誌爬取,其中兩次請求直接指向林悅的技能釋放序列與碎片注入峰值時間。
沈逸打開“策略模擬空間”,輸入陳宇的操作數據庫。畫麵切換為虛擬戰場,紅方中單位置浮現一串曆史行為軌跡——偏好前壓、技能銜接緊湊、擅長利用對手控製技能後搖進行反打。他設定模擬條件:假設敵方已掌握“控製延遲+高爆發連鎖”的戰術雛形,推演其可能的反製路徑。
第一條路徑:封鎖節奏點。陳宇提前在風眼區布控,利用視野盲區預埋技能,壓縮己方法師走位空間,迫使控製技能提前釋放。
第二條路徑:誘騙技能真空。敵方故意暴露破綻,引誘林悅釋放關鍵控製,隨後由刺客切入,打斷後續爆發銜接。
第三條路徑:預判走位截殺。基於“星隕之咒”的施法前搖,計算落點並提前封鎖退路,形成單點集火。
係統生成勝率變化曲線。在三種反製策略下,“共振鏈0.7”的理論勝率從83.2分彆降至67.1、59.8、54.3。沈逸暫停推演,將三條路徑標記為“高危反製模式”,並設定關鍵詞監控,一旦比賽中出現相似行為組合,係統將立即預警。
他正準備關閉模擬空間,界麵突然彈出紅色提示框:【推演路徑與真實賽事數據庫匹配度達89.3】。
沈逸手指頓住。
賽事數據庫屬於封閉內網,僅限職業聯賽管理組訪問。任何外部調用都會觸發審計日誌。他立即調取最近24小時內所有“策略模擬空間”的使用記錄,發現每次推演啟動時,係統都會向未知ip發送一段輕量級心跳包,內容為推演模式類型與參與角色id。
天選係統從未有過這一行為。
他嘗試追溯心跳包路徑,數據在第三跳節點被加密中轉,終點無法定位。沈逸關閉模擬空間,切斷所有聯網模塊,僅保留本地運行環境。係統後台的日誌監控仍在運轉,他注意到每當他調用“極速學習模塊”分析對手行為時,心跳包的發送頻率會提升0.3秒一次。
有人在監聽他的思考過程。
沈逸重新打開“碎片收集兌換”池的曆史圖譜,將林悅的七次關鍵控製與碎片注入速度並列。曲線高度重合,但注入峰值並非由技能強度決定,而是出現在她法杖與係統共振的瞬間。他新建一份偽造數據報告,標題為《碎片積累與爆發技能關聯性分析》,內容構建了一條虛假正相關曲線:碎片數量每提升10,星隕之咒的傷害期望值增加6.7。
報告末尾附上一段模擬推演截圖,顯示在“碎片堆疊至800點”時,技能可穿透護盾機製。
他將這份報告存入戰隊公共訓練日誌的草稿區,並設置為“自動同步至雲端”。隨後,在團隊語音頻道中低聲道:“下一場,試試靠碎片堆爆發。”
林悅的聲音立刻傳來:“可……法杖的反應不是因為碎片啊。”
沈逸沒有回應。他知道她說的是實話——法杖的共鳴源於更深層的連接,與碎片無關。但他需要這個聲音被記錄下來,被外部監聽者聽見。真實與虛假的交錯,才能讓誘餌更具可信度。
他將偽造報告的訪問權限設為“僅戰隊成員可見”,並故意在一次訓練回放中,讓王哲看到自己反複查看碎片數據界麵。張銳在語音裡問:“我們真要主攻碎片?”沈逸隻答:“數據不會騙人。”
他清楚,真正的戰鬥不在賽場,而在數據流的暗處。
沈逸切換至“隱藏身份加持”模塊,進入模擬空間,角色形象切換為“夜鶯”——長發、法袍、冷豔麵容。他設定高強度對抗場景,連續釋放“星隕之咒”,係統實時監測閃避、攻擊、防禦三項屬性波動。數據顯示,增益穩定維持在15.1至14.9之間,誤差不超過0.3。即便在敵方集火壓力下,閃避率仍高出基準值4.2個百分點。
身份偽裝的優勢未被破解。
他調出戰術協議管理界麵,將新戰術正式命名為“共振鏈0.7”。執行條件設定為:僅可通過語音指令觸發,且每次調用需輸入動態口令。日誌記錄功能關閉,所有參數本地存儲,不上傳任何雲端。
命名確認的瞬間,係統自動同步協議名稱至所有關聯模塊。沈逸正準備關閉界麵,後台日誌突然刷新一行未授權記錄:【協議命名同步至節點:0x3f7a】。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步發生在命名確認後的0.18秒。
他立刻檢查本地加密協議,確認“共振鏈0.7”的完整參數並未外泄,但名稱、觸發方式、執行條件等元數據已被捕獲。對方雖未掌握核心算法,卻已知曉他正在構建某種以“0.7秒”為關鍵間隔的戰術體係。
這足以讓對手開始針對性布防。
沈逸將“共振鏈0.7”設為最高優先級監控項目,開啟“潛力挖掘預警”中的“異常行為追蹤”子模塊。他輸入三個關鍵詞:“0.7秒”“控製延遲”“雙人協同”,設定一旦外部數據源出現匹配組合,立即觸發警報。
隨後,他打開戰隊訓練計劃表,將接下來48小時的訓練內容全部調整為碎片資源爭奪戰。地圖鎖定回音穀、風眼區、廢棄祭壇——三處共振觸發高概率區域。所有演練均采用“碎片堆爆發”假戰術框架,技能銜接故意拉長至1.2秒以上,與“共振鏈0.7”的0.7秒核心參數形成明顯偏差。
他需要讓對手相信,他們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林悅在語音中問:“我們真的不練那個……0.7秒的配合了嗎?”
沈逸看著屏幕上那行未清除的日誌殘跡,回答:“練,但不在日誌裡。”p_sync_0x7c”,與此前被刪除的異常文件同名。文件夾內空無一物,但係統後台記錄顯示,每當他運行“共振鏈0.7”模擬時,該文件夾的訪問時間會自動更新。
誘餌已布下。
沈逸關閉所有外部接口,僅保留本地係統運行。他調出“策略模擬空間”,再次輸入陳宇的數據,但這次改變初始條件:假設對方已掌握“共振鏈”名稱,並基於此構建反製策略。
推演開始。
第一條反製路徑:敵方在0.7秒時間窗內故意製造假動作,誘導技能釋放。
第二條:提前布置沉默領域,封鎖0.7秒節點上的控製技能。
第三條:利用高速位移角色在0.7秒間隔中穿插,打亂節奏。
係統生成應對方案。沈逸逐條分析,發現若對手真按此執行,反而會暴露其預判意圖,形成新的可利用破綻。他將這三條反製路徑標記為“可誘導型”,並設定為“共振鏈0.7”的二級應對預案。
他正準備保存推演結果,屏幕突然閃爍。係統提示:【“潛力挖掘預警”觸發,外部數據注入強度達94.1,突破曆史峰值】。
沈逸目光鎖定數據來源——仍是0x3f7a,但此次注入的並非探針,而是一段結構化查詢指令,內容為:“共振鏈0.7”是否依賴特定裝備協同?
喜歡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請大家收藏:()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