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秒到了。
沈逸的指尖壓下確認鍵,隊內頻道同步響起三聲短促音效——“滴滴滴”,與訓練艙持續震動的0.7秒節拍完全重合。五名隊員的神經協同率在0.3秒內躍升至83.1,係統判定:【節拍錨定·強化模式激活】。
他沒有遲疑,意識直接接入“隱藏身份加持”模塊。視野邊緣浮現出淡紫色光紋,沿著角色輪廓迅速蔓延。法袍下擺無風自動,長發在能量場中飄揚,夜鶯的麵容冷豔如霜。係統提示無聲浮現:【夜鶯形態激活,全屬性+12,閃避增幅18】。
林悅的聲音在頻道裡輕顫:“夜鶯……今天特彆不一樣。”
沒人回應。進攻已經開始。
王哲按照指令從中路突進,腳步節奏刻意錯亂半拍,右肩微沉,像是操作出現了延遲。對方遠程職業立刻捕捉到這個“破綻”,抬手釋放單體禁錮技能。技能軌跡劃破空氣,卻隻命中一片殘影——王哲早已在釋放前0.2秒完成側滑步。
控製技落空,進入八秒冷卻。
沈逸操控夜鶯從北側高地躍下,身形在半空劃出一道反常的弧線。這不是標準滑行路徑,而是“極速學習模塊”在百萬次地形模擬中提煉出的最優軌跡。他提前預判了空氣阻力與地麵傾斜角的細微變化,使落地時間比常規操作快了0.3秒。
法杖高舉,蓄力已久的【星隕之咒】瞬間完成充能。技能動畫延遲縮短,藍光在杖尖凝聚成壓縮態能量球。沈逸鎖定雙盾手交接處的護盾薄弱點——那是“鐵壁之陣”每12秒才會出現一次的結構縫隙。
技能命中前0.2秒,係統判定提前觸發。
一道銀白光柱自天而降,精準穿透護盾節點。雙盾手的防禦值瞬間崩解47,陣型出現0.8秒的硬直延遲。張銳抓住空檔,從右翼切入後排,匕首直指對方輔助位咽喉。
“鐵壁之陣”開始動搖。
對手指揮位猛然拍下戰術鎖定鍵,試圖重組防線。但他的右手在控製台邊緣敲擊的頻率已升至每秒2.1次,持續五秒未停。沈逸眼角餘光掃過對方終端數據流,確認:【焦慮性微顫·持續狀態】。心理崩潰的臨界點正在逼近。
“林悅,壓頻。”沈逸在頻道中下令。
林悅深吸一口氣,法杖藍光劇烈震顫後猛然穩定,閃爍頻率重新落入0.7秒節拍。她釋放【心靈震蕩】,一道無形波動橫掃戰場,精準打斷對手指揮位的技能讀條。對方角色動作戛然而止,原本即將成型的反製鏈徹底瓦解。
張銳的匕首刺入輔助位胸口,暴擊觸發。王哲緊隨其後,一記重擊將對方主坦擊退兩步。兩人配合完成雙殺。
係統判定:【得分+1,比分76】
觀眾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浪透過訓練艙隔音層傳導進來,形成低頻震動。解說席上,蘇瑤猛地站起身:“那個走位……根本不是常規操作路徑!他預判了地形滑行的所有變量!”
沈逸沒有理會外界反應。他的手指仍在操作界麵上穩定移動,但指尖已滲出細密汗珠。高強度決策帶來的神經負荷正在累積,太陽穴傳來細微抽痛。他摘下耳機,呼吸一次,再戴上,動作沒有絲毫停頓。
對手並未潰敗。
雙盾手殘存一人,遠程職業迅速後撤重組陣型,試圖利用地形死角重新建立防線。他們的走位依舊嚴密,技能冷卻節奏未亂,顯然還在等待反擊機會。
沈逸調出“策略模擬空間”的實時推演界麵。當前局勢與係統百萬次模擬中的第次高度吻合——對手將在接下來的18秒內發動一次反撲,目標是王哲。
“王哲,左移1.2米,停頓0.5秒。”沈逸下令。
王哲照做。他的角色剛完成位移,對方殘存的遠程職業果然發動集火,三道技能同時鎖定。但就在技能即將命中前,林悅的乾擾護盾提前0.1秒展開,將傷害吸收38。王哲開啟閃現技能脫戰,毫發無損。
反撲失敗。
對方指揮位的手指猛然收緊,敲擊頻率驟然中斷。他的角色原地停滯了0.6秒——這是心理決策卡頓的典型表現。沈逸立即捕捉到這一破綻。
“張銳,牽製盾手。林悅,準備鏈式控製。”他語速平穩,“三秒後,我切入核心。”
張銳迅速繞後,匕首在空中劃出虛影,逼迫盾手進入防禦姿態。林悅的法杖藍光開始串聯,三道能量環在杖尖成型,隨時可釋放【凍結之鏈】。
沈逸操控夜鶯後撤一步,重新蓄力【星隕之咒】。係統提示浮現:【碎片收集進度+1,已獲取“鐵壁之陣·核心符文碎片”】。他沒有查看,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戰場中央。
三秒倒計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