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的語音消息在終端彈出不到三秒,沈逸便已調出“策略模擬空間”的核心推演界麵。那句“再讓一次,我就退出”,被係統剝離語義後重構為情緒波形圖,峰值出現在“提款機”一詞上,憤怒值達到89.7,遠超普通抱怨的閾值。他將這段波形與陳宇賽後采訪的公開發言並列對比,後者語調平穩,自信指數高達94,且多次使用“我們”來模糊戰隊邊界,試圖將聯盟行為包裝成戰略協同。
裂痕已經清晰。
他不再猶豫,手指劃過虛擬麵板,啟動“雙軌反製計劃”的第一階段。明線是戰術防禦體係的升級,暗線則是“hispers”心理乾預的最終部署。前者用於穩定軍心,後者才是真正撕裂對手聯盟的利刃。
“影刃”內部的不滿不是秘密,但如何讓這種情緒從私聊頻道蔓延到戰場決策,才是關鍵。沈逸調出偽造賬目片段,內容依舊:“狂龍內部會議記錄:影刃資源補償下調至30,鐵幕維持原議,理由:影刃執行力不足。”這份文件的殺傷力不在於真假,而在於它精準擊中了“風蝕”最敏感的利益神經。問題在於,若直接投放,極易被溯源反製;若延遲過久,則錯失情緒高點。
他點開“碎片收集兌換”界麵,最後一枚數據追溯碎片靜靜懸浮。此前他始終保留,是因碎片波動頻率與終端風扇共振的現象尚未查明。但現在,時機不容再拖。他選定碎片,執行兌換——【一次性加密信道偽裝權限】解鎖成功。該權限可模擬任意內部節點的ip路徑,且僅限單次使用,發送後自動銷毀所有中轉痕跡。
偽裝目標鎖定為“鐵幕”內部通信節點。他重新封裝數據包,嵌入“鐵幕”特有的校驗碼變體,並設定延遲觸發機製:48小時後自動推送至“影刃”備用頻道的緩存區。隻要“風蝕”登錄查看曆史消息,便會“偶然”發現這條“泄露”的賬目。
就在指令確認的瞬間,終端右下角彈出係統提示:【碎片波動頻率與風扇共振強度提升17】。沈逸目光微凝,但未中斷操作。背包中的那枚碎片正泛著微弱藍光,閃爍節奏與散熱風扇完全同步。他記下當前時間戳,將該記錄歸檔為“異常003”,暫不深究。眼下更緊迫的是確保“hispers”行動零誤差執行。
他關閉加密通道界麵,轉而召集核心隊員進入戰術會議室。
房間內,五名隊員已就位。林悅坐在靠門位置,指尖輕點桌麵,神情略顯不安。沈逸沒有寒暄,直接將“風蝕”的語音片段播放了一遍。
“我們讓了三個龍巢,你們答應的裝備分成呢?彆拿‘大局為重’糊弄我!”
語音落下,會議室陷入短暫沉默。
“這是‘影刃’隊長的聲音。”沈逸開口,“他們在為資源分配不公而憤怒。而陳宇,在賽後采訪中宣稱所有戰術調整均由‘狂龍’主導。功勞歸他,損失由彆人承擔。”
他調出資源流向圖譜,三條戰隊的數據鏈清晰呈現。“影刃”讓出的資源估值為s級裝備三件、稀有材料兩批,但實際獲得補償僅為一件s級裝備和少量金幣。而“狂龍”同期裝備獲取量超出其資源占有比例41。
“他們不是聯盟,是剝削鏈。”沈逸說,“而剝削鏈最怕的,是被剝削者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剝削。”
有人皺眉:“可我們怎麼確保他們相信那份偽造賬目?萬一識破,我們反而會被指控惡意乾擾。”
“所以不用我們送。”沈逸指向屏幕,“我們隻是‘恢複’一條本該存在的內部通信。對方使用的共用代理節點已被我們掌握,偽造來源路徑的技術漏洞早已存在。他們不會懷疑‘鐵幕’泄密,隻會懷疑‘狂龍’在背後操縱。”
林悅仍有些遲疑:“如果‘風蝕’真的退出聯盟……會不會反而讓‘狂龍’和‘鐵幕’更團結?畢竟少了中間人,他們可以直接合作。”
沈逸沒有立即回答。他在戰術板上調出“狂龍”與“鐵幕”近三年的對戰記錄:七次交鋒,三次“狂龍”勝,四次“鐵幕”勝,每次賽後均有公開互嗆。仇恨值評級b+,屬於長期敵對但未徹底撕破臉的類型。
“他們不會合作。”沈逸說,“真正的敵人,從不會因為第三方消失而握手言和。隻會因為少了緩衝,更快亮出刀。”
他啟動“策略模擬空間”的實時推演功能,輸入當前局勢參數。屏幕上,兩組數據迅速生成。
【常規迎戰模式:勝率61.3】
【“影刃”退出聯盟模式:勝率78.9】
數值對比讓所有人沉默。
“心理戰不是賭博。”沈逸繼續道,“是利用已知矛盾,推動必然趨勢。我們不做創造者,隻做引爆者。”
會議節奏隨之轉向執行分工。一名隊員負責監控“影刃”頻道活躍度變化,另一人接入“鐵幕”公開數據流,捕捉其對聯盟動態的潛在反應。林悅則被指派持續監聽“風蝕”的私聊信號,任何情緒波動需即時上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記住,”沈逸最後強調,“我們的目標不是擊敗三支戰隊,是讓它們彼此摧毀。”
會議結束,隊員陸續離場。林悅在門口停下,回頭看了他一眼:“你真的相信那枚碎片……隻是係統隨機掉落的?”
“我不知道。”沈逸看著終端屏幕,“但我知道,它現在和風扇共振,說明它在響應某種信號。”
林悅沒再追問,輕輕帶上了門。
沈逸重新調出“策略模擬空間”,開始構建模擬訓練環境。常規模擬無法還原多線夾擊下的心理壓迫感,隊員往往在初期就被壓製節奏。他需要一個更真實的對抗模型。
他啟用“隱藏身份加持”模塊,臨時授權係統提取“夜鶯”的脫敏戰鬥數據流,作為ai訓練樣本。這些數據包含走位習慣、技能釋放時機、閃避節奏等核心行為特征。隨後,他創建三支ai代理,分彆模擬“影刃”“狂龍”“鐵幕”,並注入“資源矛盾”參數——當“影刃”ai檢測到補償不足時,其支援響應延遲將自動增加0.8秒,戰術協同準確率下降23。
模型運行三分鐘後,首次推演開始。
ai“影刃”在爭奪東部龍巢時,因“狂龍”未按約定提供控製技能,延遲支援2.1秒,導致團滅。戰後,“影刃”ai生成一條內部語音:“這種配合,不如單乾。”係統標記為“信任值下降至臨界點”。
沈逸點頭,正準備保存模型,終端突然彈出警告:
【檢測到外部ip嘗試匹配ai行為模式,相似度達41】
他瞳孔一縮。
對方的自動化腳本仍在運行,且已開始模仿“夜鶯”的戰鬥風格。更可怕的是,41的相似度意味著,他們已經掌握了部分操作規律,正在構建行為預測模型。
他立即切斷數據外流通道,關閉所有非必要接口。但一個念頭隨之浮現:既然對方在學他,那為什麼不教他們學錯?
他在“hispers”計劃文檔中新增一條指令:
【在低活躍度副本中,由“夜鶯”故意暴露一次錯誤走位:在狹窄通道內使用範圍技能,導致隊友被擊退。同步錄製語音指令:“壓前,彆散”,製造“指揮失誤”假象。誘導對方腳本記錄該行為,用於其模型訓練。】
誤導,從源頭開始。
他最後檢查了一遍所有部署:心理分化計劃已設定倒計時,模擬訓練模型完成構建,監聽網絡全麵升級。所有環節閉環,隻待時間發酵。
終端屏幕暗下,訓練室重歸寂靜。
風扇仍在低頻震動,背包中的碎片微光未散,閃爍頻率比先前更快了一分。
沈逸伸手,將一枚冷卻貼片按在終端散熱口。
喜歡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請大家收藏:()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