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的角色在空中炸開成一片光點時,沈逸的屏幕邊緣閃過一道極細的藍線。那是護盾破裂的延遲反饋,比實際死亡晚了0.3秒。可就是這0.3秒,讓他完成了技能組的最後一次切換。
控製麵板上的“夜鶯”模型已經無法維持完整輪廓,發絲像斷線的信號一樣時隱時現,肩部線條不斷在窄與寬之間跳動。係統提示欄底部,紅色字符持續閃爍:【偽裝穩定性0.8】。下一秒,判定失效。
他抬起手指,劃過麵板底層菜單。一層從未在常規界麵出現過的暗紅色界麵緩緩展開,中央浮現出七個字——【終焉之鏈·待激活】。這是係統最深處的權限指令,一旦啟用,當前角色id將被永久鎖定,所有數據不可更改,包括身份偽裝、技能樹結構、裝備綁定。代價巨大,但能強行重啟核心模塊,壓製外部乾擾。
他的指尖懸在確認區域上方,還未落下。
就在這時,右下角彈出一個沒有來源標識的接入請求。信道加密等級未知,傳輸協議不匹配賽事標準,卻直接穿透了沈逸的私人防火牆。請求隻持續了三秒,自動接入,沒有密碼驗證,也沒有二次確認。
一個空白命名的數據包被推入係統緩存區。
沈逸的手指停住。
他沒有立刻查看內容。在這種節點上傳輸未知文件,要麼是陷阱,要麼是測試。賽事規則嚴禁外部數據注入,哪怕是一條心跳曲線,都可能被視為作弊證據。一旦被檢測到讀取非授權信息,戰隊將直接判負。
但他餘光掃到了數據包的傳輸特征——波形脈衝頻率與他早前在訓練基地捕捉到的異常信號完全一致。那種頻率,不屬於任何已知設備。
他調出策略模擬空間的殘影模式,將數據包導入隔離區。推演啟動,係統用僅存的算力進行結構解析。三秒後,五組動態曲線在虛擬界麵上展開:心率、呼吸頻率、瞳孔收縮速率、腦電波波動、肌肉緊張度。全是生物信號,實時更新,來源標注為敵方五名隊員的神經反饋端口。
這不是偽造的數據。偽造的生理指標會存在節奏偏差,而這些曲線與對手過去三場比賽的行為模式高度吻合。尤其是其中一人,在每次團戰前7秒,右手會出現0.4秒的微顫,伴隨呼吸短暫停頓——典型的高壓焦慮反應。
陳宇。
沈逸的視線凝在那條曲線上。他記得這個細節。上個月的預選賽裡,陳宇在決勝局使用突進技能前,總會有一次不自覺的停頓。當時他以為是網絡延遲,現在看,是心理破綻。
數據是真的。
而且精準到毫秒級。
他沒時間思考這數據從何而來。敵方已經開始集結,五人陣型向野區推進,主坦已經踩進視野邊緣。他們要終結比賽了。
沈逸深吸一口氣,在加密語音頻道裡發出指令:“所有人,執行‘回聲計劃’。”
頻道另一頭,張昊猛地抬頭。這個詞他從沒聽過。沒有預案,沒有演練,甚至連碎片兌換日誌裡都沒提過這個名字。可沈逸的語氣沒有半點遲疑。
“林悅,你聽得到嗎?”沈逸問。
“聽得到。”她的聲音從觀戰視角傳來,“我在看著。”
“準備乾擾場,三秒後釋放,目標區域b7。”
“明白。”
“張昊,你退到側翼c3,留一個技能空槽,不要充能。”
“……好。”張昊咬牙壓下疑惑。他知道現在不是追問的時候。
沈逸的目光回到屏幕右上角的生理數據窗口。陳宇的心率正在上升,從92次分鐘爬升到108,呼吸變得短促。他在靠近了。
0.5秒後,陳宇的角色出現在地圖邊緣,熟悉的突進起手式展開。
就是現在。
“釋放。”沈逸說。
林悅的乾擾場瞬間覆蓋b7區域,一道無形波動掃過戰場。敵方技能前搖集體增加0.6秒,走位節奏被打亂。與此同時,張昊故意在c3露出破綻,角色後撤時腳步遲緩,像是操作失誤。
陳宇果然加速切入。
他的突進技能劃過空氣,直撲張昊。可就在他啟動的瞬間,心率曲線出現了一個尖峰——比平時提前了0.3秒,說明他比以往更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