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歸零的瞬間,沈逸指尖壓下的按鈕發出輕微震感。係統同步提示:遠程接入成功,角色“夜鶯”已激活權限接管。
林悅的身體微微一沉,腳底傳來地麵細微的震動反饋。她立刻低頭看了眼靴麵,綠色指示燈穩定閃爍,震動感知係統已與廠區地質模型完成匹配。陳宇緊貼牆角,右手快速掃過乾擾器麵板,頻段鎖定在低頻脈衝區間,靜默待命。
“開始。”沈逸的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出,沒有多餘情緒。
三人迅速靠近西北角排水井口。陳宇蹲下身,將乾擾器探頭貼向井沿,啟動模擬程序。水流頻率波形在終端上跳動,偵測芯片的反應曲線隨之平緩。林悅屏住呼吸,踩著承重縫隙緩緩下滑,鞋底與金屬邊緣接觸時幾乎沒有發出聲響。
就在她即將落地的一瞬,井壁深處一道微弱紅光閃了一下。
“有異常!”林悅低喝。
沈逸立即調出遮蔽器狀態界麵——量子頻段屏蔽效果正在衰減,比預設時間提前了四十七秒。他瞳孔一縮:“他們升級了信號掃描強度。”
“來不及撤了。”陳宇咬牙,翻身躍下,落地時右腿微曲卸力,順勢滾入緩衝區角落。
頭頂井口猛然爆出一串電火花,電磁感應網全麵激活,嗡鳴聲沿著管道擴散。警報尚未響起,但監控回路已被觸發。
“走通風道。”沈逸下令,“路線不變,速度提升百分之二十。”
三人貼著牆壁向前推進。前方通道儘頭是主控區外圍的通風口,原計劃利用其盲區進入。可當林悅靠近格柵時,發現內部透出規律交錯的光束。
“激光陣列。”她壓低聲音,“動態的,周期十八秒。”
沈逸迅速接入策略模擬空間。畫麵在腦中飛速切換:第一種路徑,第二秒切入,第七秒受阻;第二種,等待第三次變換間隙,通行窗口僅有三點九秒……最終定格在第十四次推演結果——4.7秒窗口期,需精確控製步幅與節奏。
“林悅先過。”他說,“你裝備優先級最高。陳宇製造噪音吸引右側守衛,我掩護。”
林悅點頭,深吸一口氣,在激光即將切換的刹那鑽入通風口。她的身體幾乎貼地前行,靴底反饋係統不斷微調姿勢,避開每一道光束軌跡。三秒、四秒——最後一道光束移開,她翻滾而出,安全抵達對麵。
“過了!”
陳宇立刻拉動乾擾器開關,釋放一段高頻雜音。遠處兩名守衛果然轉身朝聲源方向移動。沈逸抓住機會,正準備跟進,卻見其中一名守衛抬手舉起武器,槍口泛起暗紫色能量波動。
“趴下!”他大喊。
陳宇剛要閃避,那槍已經發射。一道無形衝擊波橫掃而來,直接命中他的左臂。防護層瞬間崩裂,皮膚表麵泛起一層焦痕,整條手臂麻木發麻。
“這是什麼玩意?”陳宇悶哼一聲,靠牆支撐身體。
“能壓製技能釋放的裝置。”沈逸眼神一冷,“專門針對我們這類高操作玩家設計的。”
守衛並未停留,反而加快腳步包抄過來。另一側通道也傳來腳步聲,增援正在逼近。
“計劃變更。”沈逸果斷切斷非必要通訊頻道,隻保留手勢編碼傳輸協議。他抬起左手,在眼前劃出三道斜線——單向接入,靜默行動,重組路線。
林悅會意,立刻縮進掩體後方,不再暴露位置。陳宇咬牙取出備用電池更換乾擾器電源,同時調整輸出模式,避免再次引發大範圍波動。
沈逸閉眼,再度啟動策略模擬空間。這一次,他加入實時數據:守衛巡邏節奏、激光變換規律、牆體材質密度圖譜。百萬次推演壓縮至一秒內完成,最優解浮現——放棄通風道,轉由地下排水支管突破,利用共振薄弱點實施定向破壞。
他睜開眼,手指在終端快速輸入指令。係統提示:【b2方案啟用,爆破點定位完成,建議使用微型震源裝置】。
“林悅,把解碼儀收好,準備換路線。”他在頻道裡說,“我們改從下方突破。”
林悅迅速解開腰帶上的工具包,取出一個拇指大小的圓柱體裝置遞給陳宇。這是上次任務後用碎片兌換的特殊裝備——微型震源發生器,能在局部引發可控震動,專用於破壞隱蔽結構。
陳宇接過設備,檢查接口是否牢固。他的左臂還在隱隱作痛,動作略顯遲緩。沈逸注意到這一點,低聲提醒:“彆用受傷側發力。”
“我知道。”陳宇沒抬頭,隻是將震源器卡進掌心固定槽,“給我三十秒。”
他彎腰貼近地麵,找到感知靴標記的共振節點——一塊顏色稍深的水泥接縫。將震源器嵌入縫隙後,他按下啟動鍵,同時退後兩步。
震動起初極輕,像遠處傳來的地鐵運行。隨後頻率逐漸增強,牆麵出現細小裂紋。五秒後,轟的一聲悶響,牆體局部塌陷,露出一條狹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