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車鍵落下的瞬間,屏幕上的訓練模塊進入預熱狀態,沈逸沒有鬆開手指。他直接在主控台調出一個隱藏界麵,輸入權限密鑰。係統響應速度極快,一行行數據開始滾動。
林悅從休息區走回來,手裡拿著剛整理好的術語表初稿。她看到沈逸還在操作,輕聲問:“新計劃已經設好了?”
“還沒。”沈逸盯著屏幕,“先處理點彆的。”
小舟靠在終端旁,眼睛閉著,但沒睡。聽到對話,他睜開眼:“還有事?”
“新對手的情報到了。”沈逸說,“比預想的來得早。”
林悅站直了身體。小舟坐了起來,手指無意識地敲了敲桌麵。
“影蛇。”沈逸念出這個名字,“最近三場公開賽都沒露全貌,打法藏得很深。但資金流向和玩家反饋顯示,他們不是普通戰隊。”
他把收集到的信息分成三塊投到主屏:戰鬥樣本、技能釋放記錄、團隊走位軌跡。係統自動標注出異常點。
“遠程輸出位叫霜星。”沈逸點開一段錄像,“射程優勢明顯,而且每次出手前都有0.4秒的微調動作,像是在計算最佳打擊角度。”
林悅湊近看:“這種細節一般不會被錄下來,你是怎麼拿到的?”
“係統抓取了邊緣數據流。”沈逸沒多解釋,“另一個是近戰核心,代號鐵砧。過去十場比賽,他的突進成功率是百分之百。”
小舟皺眉:“不可能每次都成功,除非……對方根本來不及反應。”
“對。”沈逸切換畫麵,“他們之間有配合節奏。我讓係統做了初步推演,發現一個規律——遠程和近戰技能釋放間隔如果控製在0.6秒內,勝率會突然上升。”
林悅低聲重複:“0.6秒?”
“太短了。”小舟搖頭,“幾乎同步。這不像是臨場配合,更像是固定戰術。”
“問題就在這裡。”沈逸關閉錄像,“這種組合還沒在正式比賽中出現過。可能是沒用到,也可能是故意留著。”
房間裡安靜了幾秒。設備風扇的聲音變得清晰。
林悅咬了下嘴唇:“那我們怎麼辦?現在練的東西還能用嗎?”
“能。”沈逸打開策略模擬空間,導入已知數據,“我剛才運行了七十八萬次模擬。重點測試兩種情況:我們防守時會不會被引誘暴露弱點,進攻時會不會觸發他們的反擊鏈。”
他停頓了一下:“第78萬次出現了高頻結果。當他們的遠程先壓血線,近戰在0.6秒後切入,我們的後排存活率下降41。”
小舟猛地抬頭:“這是必殺節奏?”
“還不確定。”沈逸說,“但值得警惕。他們可能有一套未公開的協同機製,專門針對反應快的隊伍。”
林悅看著自己的手:“那我們的護盾節奏……是不是要改?”
“不用大改。”沈逸調出團隊協作熱力圖,“你們昨天的成長曲線我很清楚。反應速度提升了,信息傳遞也更穩。這些不會因為對手變強就失效。”
他把個人成長數據並列展示:“林悅現在的預判能力已經超過87的職業選手。小舟的偵查標記連續三天準確率超90。這不是運氣。”
小舟低頭看著終端屏幕,手指慢慢停下。
“差距確實存在。”沈逸繼續說,“但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快適應。我們不需要比他們強,隻需要比他們的變化更快一步。”
林悅呼出一口氣:“那接下來怎麼做?”
“明天第一場模擬,加入雙頻乾擾。”沈逸輸入新參數,“同時模擬遠程壓製和近戰突襲。你們要在高壓下建立新的反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