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的手指停在通訊鍵上方,沒有按下。他盯著終端屏幕上那條被攔截的異常數據包記錄,時間戳清晰顯示為裝備更新完成後的第四十三秒。這個時間點太接近了,不可能是巧合。
他收回手,轉而調出“天選係統”的情報網絡模塊。界麵跳轉,一串加密代碼迅速生成,模擬成普通訓練流量,悄然接入公共服務器日誌池。他的目的很明確——查清這股外來的信號是否與對手有關。
三分鐘後,係統標記出一條隱藏日誌。目標戰隊在兩小時前進入封閉服務器,進行了長達四十分鐘的秘密演練。地圖正是決賽預設場地,戰術組合頻繁切換,節奏遠超以往公開比賽的表現。最關鍵的是,這場演練未登記備案,屬於完全封閉的操作。
沈逸眼神微凝。對方已經開始變招了。
他立即啟動策略模擬空間,將新獲取的數據輸入係統。百萬次推演在虛擬沙盤中展開,結合地形結構、技能冷卻和隊員行為偏好,最終鎖定三種高概率戰術模型:雙線穿插、靜默包抄、爆發壓製。其中,“靜默包抄”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在無語音通信狀態下,依靠震動和光效傳遞指令,提前埋伏並切斷對手退路。而他們剛剛優化的“靜默反擊模式”,正是依賴同樣的低信號交互機製。一旦雙方同時啟用類似係統,誰先一步完成部署,誰就掌握主動權。
根據推演結果,對方兩名核心成員在靜默狀態下的位移啟動時間比常規快了0.8秒。這意味著,在相同條件下,他們會比己方更早觸發行動節點。這不是簡單的反應速度問題,而是整套節奏控製權的爭奪。
沈逸關閉模擬界麵,打開加密頻道,向林悅和小舟發送消息:“有新動態,五分鐘內主控室集合。”
五分鐘後,兩人先後抵達。林悅剛做完體能恢複訓練,額角還帶著汗意,坐下時順手擦了把臉。小舟站在她旁邊,沒說話,隻是看了眼沈逸麵前的屏幕。
“剛才發現對手進行了一場秘密演練。”沈逸直接切入主題,調出推演中最關鍵的一幀畫麵,“他們在靜默環境下提前啟動了包抄動作,比我們目前的響應速度快不到一秒。”
林悅皺眉:“但我們剛改完裝備配置,就是為了適應靜默作戰,現在又要調整?”
“不是推翻,是微調。”沈逸指著屏幕上的時間節點,“他們的節奏變了,我們的啟動條件也得加一層判斷依據。原來的‘信號中斷+能量波動’作為觸發條件,容易被誘導。我建議增加環境光效變化判定,隻有三項同時滿足才激活靜默反擊。”
小舟點頭:“可以。另外,我的護盾預警已經有邊緣閃爍功能,我可以再加一個震動頻率差異提示。比如左側受壓是短震兩次,右側是長震一次,這樣即使看不到光,也能靠手感分辨方向。”
“行。”沈逸當場修改設定,將新的信號編碼序列寫入備用方案庫,並同步到三人終端。這套備用編碼隻在極端乾擾下啟用,平時不會激活,避免混淆主係統邏輯。
林悅重新看了一遍自己的任務模塊,確認新增判定條件後點頭:“沒問題,我能跟上。”
沈逸又調出團隊協同監控麵板,檢查所有參數是否匹配最新策略。法袍的能量接收優先級已提升,護盾發生器的被動預警響應延遲降至最低,他自己終端的震動編碼也完成了唯一性校驗。
一切就緒。
他關閉策略文檔,屏幕回歸主界麵。訓練基地內依舊安靜,設備運行聲穩定而規律。但他知道,外麵的局勢已經不同了。
對手不再沿用舊套路,而是選擇在暗處測試新戰術。這說明他們意識到了原有打法已被研究透徹,開始尋求突破。而這次數據包的試探性接入,極有可能是對方在確認他們是否察覺異常。
這不隻是技術層麵的較量,更是信息戰的開端。
沈逸沒有放鬆警惕。他重新開啟“潛力挖掘預警”功能,設置對手戰隊常用頻段為持續監測目標。隻要對方再次接入任何相關服務器,係統會在第一時間發出提示。
同時,他在本地日誌中建立了一個新的追蹤標簽:“戰術變動_持續觀察”。每小時自動抓取一次公共訓練區的活動記錄,篩選異常組合與高頻詞組,確保不會再遺漏類似線索。
林悅站起身,準備返回個人終端做最後調試。臨走前她問了一句:“我們要不要也安排一次封閉演練?試試新配置?”
“不用。”沈逸回答,“現在暴露新節奏,反而會讓對方拿到樣本。我們等決賽開場那一刻再亮底牌。”
小舟嗯了一聲,轉身離開。門合上前,他留下一句話:“保持頻道暢通就行。”
房間裡隻剩下沈逸一個人。他沒有動,視線落在對手訓練日誌的最後一行記錄上。時間定格在兩小時前,但對方的下一步動作尚未顯現。
他調出通訊列表,找到之前保存的非標準數據包樣本,再次比對來源路徑。跳轉節點太多,真實位置無法定位。但他注意到一個細節——那次接入雖然短暫,卻恰好避開了係統自檢周期的高峰時段,像是精準計算過防禦間隙。
這不是隨機試探。
他把這條信息拖進加密文件夾,和之前的“賽前乾擾_初現”歸為一類。然後打開團隊監控麵板,確認林悅和小舟的終端均處於在線狀態,裝備運行正常,策略版本一致。
他輕敲鍵盤,發送一條群發指令:【所有備用方案鎖定,等待最終確認信號】。
屏幕右下角的時間跳到下午四點十七分。距離決賽開始還有整整二十小時。
喜歡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請大家收藏:()女裝學霸逆襲電競巔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