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方前鋒邁出第一步,地麵震動微不可察。
沈逸的手指貼在控製麵板邊緣,沒有抬起來。他看著三人推進的陣型,像一堵牆,緩慢而穩定地壓過中場線。剛才那兩次得分帶來的節奏優勢正在被一點點磨平。對方學乖了,不再分散,也不再輕易調動位置。
星語站在左fank,雙刃垂在身側,腳步微微前傾。小舟守在中路,護盾能量全開,光幕泛著淡藍波紋。他們的站位很穩,但沈逸知道,這種穩是繃著的。體力在消耗,反應速度比開場慢了半拍,連最細微的操作延遲都在累積。
他輕輕敲了兩下控製麵板右側第二格。
隊伍頻道裡響起一聲短促提示音,隻有星語和小舟能聽見。這是新指令:“穩守,不追擊。”
星語沒動,隻是把雙刃握得更緊了些。小舟調整了護盾角度,將星語的側翼完全覆蓋進去。兩人之間的距離保持在七步,不多不少,剛好能互相支援又不會擠占操作空間。
敵方三人繼續推進,沒有急著出手。他們的遠程輸出者站在後方,技能條處於半充能狀態,隨時可以爆發。近戰兩人則一步步逼近,像是在測試防線的反應閾值。
沈逸閉了一下眼。
“策略模擬空間”啟動。腦中瞬間浮現百萬次推演畫麵,敵方每一步移動都被拆解成數據流。他輸入當前地形、技能冷卻、隊友狀態,係統在不到一秒內給出最優應對方案。
結果顯示:對方左翼換防存在0.8秒空檔,出現在第三名隊員切換掩體時。這個時間太短,普通選手根本抓不住。但他不是普通人。
他睜開眼,手指滑向技能欄第三列。
“等他們跨過中線五米,星語後撤一步,小舟收盾三分之一。”他在隊頻裡說,聲音平穩,“我來斷後手。”
星語點頭,目光鎖定敵方左翼那個持斧角色。那人正緩緩移動,準備與隊友完成交接。小舟的手指懸在護盾控製鍵上,隨時待命。
敵方前鋒跨過中線。
四米。
三米。
星語開始後撤。
就在她腳跟離地的瞬間,小舟收回部分護盾能量。防禦光幕出現一絲波動,像是出現了短暫漏洞。
敵方左翼角色果然動作一滯,立刻向前半步,試圖填補這個缺口。
就是現在。
沈逸操控夜鶯從陰影區閃現,法杖輕點地麵,銀色鎖鏈疾射而出。目標不是人,而是對方剛交接完畢的那個掩體基座。
鎖鏈纏繞住基座底部,猛然發力一拉。
整個掩體結構晃動,發出刺耳摩擦聲。那名剛站定的敵方隊員失去平衡,腳下打滑,身形偏移了半步。
這半步,打破了原本嚴絲合縫的陣型銜接。
星語立刻轉身,雙刃橫掃,逼退另一名逼近的敵人。小舟同步展開護盾,將缺口重新封死。夜鶯已經退回原位,法杖垂下,鎖鏈收回。
一次交鋒結束,無人受傷,也未得分。
但沈逸知道,他們贏了這一輪。
導播鏡頭切到解說席。
蘇瑤的聲音傳來:“夜鶯團隊又一次化解了對方的推進!雖然沒有造成傷害,但他們用一次精準的乾擾打亂了對手的節奏。”
觀眾席響起一陣低呼。彈幕開始滾動。
“這都能看出來?”
“他們是不是預判到了什麼?”
“夜鶯真的太冷靜了……”
沈逸沒看屏幕。他的視線停留在敵方三人身上。他們退回原位,重新列陣,但動作比之前慢了一拍。尤其是左翼那個持斧角色,站定時多看了眼腳下的掩體,像是在確認是否穩固。
他知道,對方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
這種懷疑一旦滋生,就會在高壓下不斷放大。
比賽時間還剩三分十四秒。
比分依舊持平。
沈逸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他的手指在控製麵板上來回滑動,監控著每一個技能的冷卻進度。星語的震蕩波還有十二秒可用,小舟的護盾充能已恢複百分之七十,自己的鎖鏈技處於待命狀態。
他低聲說:“彆急,機會隻會來一次。”
星語沒回應,但她的眼神變得更專注。小舟調整了站姿,重心下沉,做好了長期對峙的準備。
敵方再次推進。
這次他們改變了策略。三人不再並行,而是呈階梯式前進。遠程輸出者提前開啟能量場,為前方兩人提供增益。近戰角色交替掩護,每一步都踩在安全區域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