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戰場的光影在訓練艙內緩緩消散,四人角色從地圖邊緣依次退出。主控屏上的數據流仍在滾動,記錄著剛剛那場無信號對抗的全過程。
沈逸沒有立刻說話。他調出回放窗口,將林悅繞道野區側翼的動作單獨截取,放大幀數細節。她的走位沒有遵循標準路線,也沒有等待隊友協同,而是憑借直覺卡在一個視野切換的間隙釋放技能。
“這個時機。”他指著屏幕,“係統沒有提示你這麼做。”
林悅站在副機位旁,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終端邊緣:“我知道應該等信號。但我突然覺得,如果再等下去,機會就沒了。”
小舟靠在牆邊,頭盔還掛在手腕上:“我看到她動的時候,第一反應是跟上去。後來才意識到——她根本沒通知我們。”
星語翻看著後台日誌:“那一次行動打亂了整個推演節奏。但我們最後贏了,而且比預設方案快了近二十秒。”
沈逸點頭,把這段操作標記為高優先級樣本,拖進核心戰術庫。他打開策略模擬空間,輸入鐵幕戰隊最可能采用的真實打法。係統開始運行推演,戰鬥路徑迅速生成,反製方案逐一驗證。
全部通過。
他關閉界麵,轉向三人:“他們放出假消息,是因為不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但他們更怕的是,我們已經不再依賴他們能看見的東西。”
林悅抬頭:“你是說,真正的戰術不是怎麼打,而是誰能先做出決定?”
“對。”沈逸說,“他們研究我們的數據,想找出規律。但我們最近的每一次對抗,都沒有固定模式。係統生成三套指令規則,隻有執行者知道真實含義。他們看到的動作,隻是表層。”
小舟皺眉:“可萬一他們真的藏了什麼?比如新英雄、新配合、或者……某種強製控製技能?”
沈逸調出鐵幕戰隊近五場比賽的指揮記錄。畫麵一幀幀播放,他指著其中幾次關鍵決策點:“你看這裡,每次發起進攻前,他們的隊長都會停頓0.8秒左右。這不是思考時間,是確認信號。說明他們的體係高度依賴指揮鏈,一旦主腦被壓製,其他人就會遲疑。”
他又切到另一段錄像:“他們在第八分鐘強行越塔那次,打野提前兩秒進入位置,但中單還在清兵。配合脫節了。這種失誤,在強隊身上不該發生兩次。”
“所以?”林悅問。
“所以他們的‘秘密武器’,隻是把舊套路重新包裝。”沈逸關掉視頻,“真正的殺招,從來不是技能組合,而是讓對手相信它存在。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讓他們有機會製造這種錯覺。”
房間裡安靜了幾秒。
星語忽然開口:“我已經切斷所有外部信息接入。社交平台、論壇推送、直播鏈接,全都屏蔽了。隻保留訓練日誌和係統預警通道。”
小舟看了她一眼:“你什麼時候做的?”
“昨天晚上。”她說,“我不想再看到那些分析帖。說什麼我們打法單一,早晚會被破解。我不想讓這些話影響判斷。”
小舟低頭,手指敲了敲頭盔外殼:“我之前也擔心,如果我們按原計劃打,會不會太僵化。但現在我想通了。我們練這麼多遍,不是為了臨時改打法,是為了能在混亂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林悅深吸一口氣:“我也一樣。以前總怕犯錯,怕拖累大家。但現在我知道,隻要我在動,就是在幫隊伍創造機會。”
沈逸聽著,沒有打斷。他打開共享文檔,新建一頁,把每個人的發言逐條錄入。標題命名為《決戰信條·初版》。
文檔剛保存,主控台右上角突然跳出一條警報:設備連接中斷持續1.3秒)
燈光閃了一下。
所有人同時看向係統麵板。
星語第一時間接入診斷程序,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幾秒後她抬起頭:“電源模塊過載,觸發短暫斷連。不是入侵,也不是信號乾擾。已經排除隱患。”
沈逸站起身,走到監控屏前:“就算係統停擺,我們也該知道下一步怎麼走。”
他轉身麵對三人:“現在,不用頭盔,不用地圖,我們口頭過一遍全流程。”
沒人提出異議。
“開局。”沈逸說,“第一波兵線交彙前,各自做什麼?”
林悅答:“我先清中路遠程兵,等對方露頭再用控製技能逼走位。如果打野來抓,我會用假動作引誘他們交技能。”
“小舟呢?”
“我從藍區繞後,卡在河道草叢等信號。如果中路開打,我就從側麵切入;如果沒有動靜,我會去反一組野怪,製造壓力。”
“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