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時節的張家界峰林疊翠,三千奇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石英砂岩的岩壁被雨水衝刷得發亮,縫隙裡鑽出翠綠的藤蔓。陸尋踩著石階往天子山走,掌心的共生紋傳來厚重的波動,能“看”到地下的氣脈順著岩壁垂直向上,在峰巔彙聚成旋渦,無數細小的氣絲從岩縫中滲出,與山間的雲霧交織成網:“這裡的氣脈真奇特。”他望著陡峭的岩壁,上麵布滿了天然形成的紋路,像幅巨大的岩畫,“域外煞氣清除後,砂岩的氣脈總算能順暢流通了。”
林婉兒提著竹籃跟在後麵,籃裡裝著剛采的艾草和龍息草,聽石符在掌心轉著圈,符麵映出岩壁下的景象——每座山峰的基座都埋著塊菱形的“鎮岩符”,符上的紋路與砂岩的天然紋理完美契合,岩縫裡生長著淡紫色的“固岩草”,那是當地守脈人培育的特有植物:“尋哥你看!他們的鎮岩符是嵌在石頭裡的!”她往最近的岩壁指,上麵刻著奇特的網格紋,“血珠說這是‘岩紋鎖脈術’,利用砂岩的導電性接引地氣,比木頭符咒穩固多了。”
王胖子扛著個布包走在最前麵,軍大衣換成了透氣的麻布褂,離火珠在他掌心泛著柔和的光:“奶奶的這石頭山夠壯觀!”他往袁家界的方向望去,懸浮的石板路被雲霧環繞,“胖爺昨天在金鞭溪洗手,摸到塊帶紋路的石頭,老守脈人說那是‘聚氣岩’,放在屋裡能鎮宅。”離火珠的青焰偶爾掠過岩壁,被火焰掃過的藤蔓立刻攀附得更加牢固。
山腰的觀景台旁,張家界守脈人石老爹正帶著年輕後生雕刻岩符。他穿著灰色的短褂,腰間係著粗布腰帶,手裡的鏨子在岩壁上敲打,發出沉悶的叮當聲,岩壁上的護脈符文漸漸成形:“陸先生可算來了!”石老爹放下鏨子抹了把汗,指著剛刻好的岩符,“按您說的法子,在岩縫裡塞了龍息草籽,這‘固岩符’的效果比以前強了三成,暴雨天岩壁都沒再掉過石塊。”
陸尋撫摸著岩壁上的符文,網格紋與砂岩的天然紋理融為一體,岩質堅硬中帶著淡淡的靈氣:“這‘岩脈術’是張家界的寶貝。”他讓石老爹取來鏨子,用指尖的氣脈在上麵補刻道新的紋路,“在原有紋路基礎上加道‘攀龍紋’,能讓岩符更好地接引峰巔的雲霧之氣,護脈效果會更持久。”岩壁接觸到氣脈的瞬間,表麵泛起淡淡的金光,周圍的氣脈流動明顯加快。
林婉兒的聽石符突然射出藍光,符麵映出黃石寨的方向——那裡的氣脈流動異常滯澀,岩壁邊緣泛起淡淡的黑氣,懸崖邊的“聚氣岩”陣出現鬆動,石縫裡滲出極細的灰絲:“尋哥快看!黃石寨有煞氣異動!”她往懸崖方向跑,竹籃裡的艾草隨著腳步輕晃,“血珠說這是‘岩煞’,藏在砂岩的斷層裡,被最近的暴雨泡開了,得趕緊處理!”聽石符的藍光在懸崖上空盤旋,標出幾處需要淨化的節點。
陸尋跟著藍光來到黃石寨懸崖。雨後的岩壁濕滑,斷層處的砂岩已經鬆動,共生紋感應到斷層下的氣脈被灰絲纏繞,形成個個細小的旋渦,原本該垂直上升的氣脈被打散成碎片:“這岩煞撞破垂直氣脈。”他讓後生們收集乾燥的棕櫚葉,按八卦方位鋪在岩縫周圍,“先用棕櫚葉引開煞氣,再用艾草水澆灌,最後種上‘固岩草’,三重防護才能徹底清除。”他從林婉兒的竹籃裡抓了把龍息草籽,撒在鬆動的岩縫裡,草籽落地即生根,嫩芽迅速纏繞住岩石。
王胖子閒著沒事,幫後生們搬運鎮岩符。離火珠往石塊上一點,青藍色的火焰圍著石塊轉了圈,石塊表麵的濕氣立刻被烘乾:“奶奶的這火能除濕!”他往岩縫裡塞了把曬乾的葛藤,“胖爺這招叫‘火固岩陣訣’,保證斷層裡的煞氣再也冒不出來!”後生們看得直叫好,有個叫石柱的少年忍不住問:“胖大哥,這火焰為啥燒不壞石頭啊?”引得眾人一陣笑。
石老爹在一旁指導後生們布置“岩網陣”,他從布袋裡取出麻繩,按九宮方位在岩壁間纏繞:“記住嘍,這‘岩網陣’要跟著山勢走,高低錯落才管用,麻繩上要綁上銅鈴,風起時鈴聲能震散煞氣。”他往麻繩上灑了些桐油,油液順著麻繩滲透,讓繩索更加堅韌,“你們年輕人力氣大,但岩脈術最講究順勢而為,硬來隻會傷了氣脈。”
林婉兒從竹籃裡拿出些彩色的布條,教石柱如何在麻繩上打結:“這是‘引氣結’,不同的結法能引導不同方向的氣脈。”她示範著打了個十字結,“這個結引地氣,這個結引雲霧之氣,遇到煞氣異動,布條會變成灰色,很好辨認。”石柱學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在麻繩上打出十幾個結實的結子,布條飄動的軌跡正好顯現出氣脈的走向。
中午在山腰間的木屋吃飯時,桌上擺著臘肉炒蕨菜、玉米飯,還有自家釀的米酒。土灶上的鐵鍋咕嘟作響,飯菜的香氣彌漫整個木屋。石老爹往陸尋碗裡夾了塊臘肉:“先生嘗嘗這熏臘肉,用鬆木火熏的,吃著香。”他往窗外的峰林指,“自從岩網陣布好,山裡的野獸都溫順多了,采藥的人再也沒遇到過瘴氣,今年的藥材收成就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尋喝著米酒,能感覺到酒裡蘊含的淡淡土靈氣,順著喉嚨往下流,與體內的共生紋產生共鳴:“張家界的護脈術自成一派,岩符鎖脈,藤蔓固岩,銅鈴震煞,三者結合才能守住這方水土。”他放下酒碗,“黃石寨的懸崖是聚氣的關鍵,你們要定期檢查岩網陣,發現鬆動就及時加固,岩煞最容易從斷層鑽出來。”他往石老爹手裡塞了本手抄的《岩脈護要》,“這裡麵記了些應對岩煞的法子,尤其是暴雨後的檢查重點,你們照著做準沒錯。”
下午跟著石老爹去查看“乾坤柱”,這是張家界最神聖的山峰,柱形的岩壁上刻滿了古老的護脈符文。年輕的守脈人石蘭正帶著幾個姑娘在岩壁下種植固岩草,姑娘們背著竹簍,手裡的小鋤在岩縫裡刨土,動作輕巧而熟練:“陸先生!”石蘭看到他們,連忙放下鋤頭行禮,手裡還攥著剛采的草藥,“正在按您說的法子清理岩縫裡的雜草,您看這乾坤柱的符文是不是該重新描紅了?”
陸尋走到乾坤柱前,共生紋感應到柱下的氣脈異常活躍,像是有股強大的力量在湧動。他用手掌貼著岩壁,能感覺到裡麵流淌的精純靈氣:“這乾坤柱是‘張家界的龍脈之眼’。”他讓石老爹取來朱砂和桐油,混合著龍息草汁調成顏料,“用這個重新描繪符文,能激活地脈的護持之力,比單純的朱砂管用。”他親自執筆,沿著古老的紋路細細描繪,每筆落下都激起淡淡的金光。
林婉兒的聽石符貼在岩壁上,符麵映出地下的景象——柱底的岩石中藏著塊人頭大的“靈脈晶”,晶體周圍的氣脈形成個巨大的旋渦,旋渦中心有淡淡的紫氣在流轉:“尋哥快看!柱底有靈脈晶!”她的聲音帶著激動,“血珠說這水晶能聚天地靈氣,是張家界的氣脈源頭,必須好好守護!”聽石符的藍光與靈脈晶的紫光遙相呼應,形成道無形的氣橋。
王胖子在柱旁生起堆火,離火珠在他掌心轉著圈:“奶奶的這石柱的氣脈真足!”他往火堆裡添了些艾草和樟樹葉,“胖爺這招叫‘煙熏淨煞法’,能把岩縫裡的瘴氣都趕走!”青煙順著岩縫往裡鑽,很快就從高處的石孔冒出,帶著股清新的草木香。
石老爹看著陸尋描繪符文,眼裡滿是感慨:“這乾坤柱的符文還是我師父那輩描過的,多少年沒這麼亮過了。”他教石柱辨認符文的含義,“你看這‘乾’字紋要剛,‘坤’字紋要柔,剛柔並濟,氣脈才能生生不息。”石柱認真地記著,還用樹枝在地上臨摹,石蘭和姑娘們則在一旁編織裝靈脈晶的布袋。
傍晚的張家界雲霧漸散,夕陽的金光穿透雲層灑在峰林上。陸尋站在天子閣眺望,三千奇峰的氣脈與地脈交織成網,將整個張家界籠罩其中。共生紋感應到地下的岩煞已被徹底鎮壓,氣脈如活水般循環流動,與遠處的武陵山脈氣脈遙相呼應:“這才是砂岩應有的樣子。”他望著山腳下的村落炊煙,“守護不是強行改變,是讓氣脈順著山勢自然流轉。”
林婉兒的聽石符在掌心亮得柔和,符麵映出張家界氣脈網的全貌——以乾坤柱為中心,岩符為節點,藤蔓為脈絡,將整個峰林的氣脈連接在一起,與遠處的洞庭湖脈遙相呼應:“尋哥你看!所有氣脈都活過來了!”她指著符麵上跳動的光點,“血珠說這是‘岩脈生輝’的景象,隻有砂岩的氣脈與山勢完美融合,才能出現這樣的奇觀。”
王胖子跟著後生們學打岩符,雖然打得歪歪扭扭,但離火珠的光芒卻與岩壁的氣脈同步起伏:“奶奶的這石頭真神奇!”他往火堆裡添了塊鬆脂,“胖爺能感覺到氣脈順著岩壁往上爬,比苗寨的銀脈術更剛勁!”石老爹笑著遞給他個石雕的護符:“胖兄弟帶上這個,爬山就不會崴腳了。”引得眾人一陣笑。
年輕的守脈人們圍著篝火練習岩脈術的基礎手勢,石柱學得最認真,他的指尖能引動微弱的氣脈,讓岩符發出淡淡的光芒。石老爹在一旁指點,時不時糾正他的手勢:“氣要順著岩壁走,意要隨著山勢動,岩符是手的延伸,順應自然,氣脈自然就通了。”石蘭和姑娘們則將固岩草籽裝進布袋,掛在岩壁的凸起處,形成道無形的護脈屏障。
陸尋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湧起股暖流。他從懷中取出塊溫潤的玉佩,這是用三珠本源碎片融合的“通脈佩”,上麵刻著張家界特有的岩紋:“這玉佩送給石柱。”他將玉佩放在少年手心,“裡麵注入了些三珠紫氣,能幫你更快感應岩脈,記住,護脈不僅靠技藝,更靠順應自然的心。”玉佩接觸到石柱掌心的瞬間,少年周圍的岩縫裡冒出淡淡的紫氣,與峰林的氣脈產生強烈共鳴。
石老爹讓石柱給陸尋行“山民大禮”,少年單膝跪地雙手托舉玉佩,動作標準而恭敬:“多謝陸先生!石柱定會學好岩脈術,守住張家界的氣脈!”他將玉佩貼身戴好,眼裡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以後我會像石老爹一樣,教更多年輕人岩脈術,讓張家界的護脈法代代相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夜色漸深,篝火的光芒在山穀中搖曳,與天上的星光交相輝映。陸尋站在天子閣上,望著峰林的氣脈光柱與月光交織成網,將整個張家界籠罩其中。共生紋感應到地下的岩煞已被徹底清除,氣脈如活水般循環流動,與遠處的雪峰山脈氣脈遙相呼應:“這裡的守護穩了。”他望著山民們漸入夢鄉的木屋,“張家界的岩脈術與山勢相融,才是最長久的護脈之道。”
離開張家界時,石老爹帶著石柱和姑娘們送了他們很遠。火把的光芒在山路上蜿蜒,照亮了岩壁上的岩符,符文在夜色中散發著淡淡的熒光。陸尋回頭望了眼燈火中的峰林,乾坤柱的氣脈光柱在夜色中格外明亮,像顆守護的星辰照亮著張家界的氣脈:“下一站去黃山,看看那裡的花崗岩氣脈如何了。”
石蘭突然追上來,手裡捧著個布包,裡麵裝著塊靈脈晶碎片:“陸先生,這個送您。”姑娘臉上帶著靦腆的笑,“石老爹說這水晶能聚氣安神,帶著它就像張家界的氣脈永遠陪著您。”布包入手溫潤,還帶著淡淡的岩香。
陸尋接過布包,往她手裡塞了枚聽石符碎片:“這個你留著,遇到氣脈異動就捏碎它,我們能感應到。”他拍了拍姑娘的肩膀,“好好跟著石老爹學岩脈術,張家界的守護以後就靠你們了。”石蘭用力點頭,將碎片緊緊攥在手心。
下山的路上,林婉兒輕聲說:“你看石柱和石蘭的氣脈,一個如山岩般剛勁,一個如藤蔓般柔韌,正好互補。”她往掌心的聽石符指,符麵映出張家界氣脈與少年少女氣脈的連接,“血珠說這是‘剛柔合脈’,砂岩的護脈術講究剛柔並濟,難怪他們的陣法這麼穩固。”
王胖子掂著手裡的石雕護符,離火珠的光芒在他掌心忽明忽暗:“奶奶的這石頭護符真靈!”他望著遠處的星空,“戴了這護符,感覺爬山都有力氣了,胖爺都想學學這岩脈術了!”他往陸尋肩上拍了拍,“說真的尋哥,每個地方的護脈法都和地形有關,咱們也算長見識了!”
陸尋握著那個布包,能感覺到裡麵靈脈晶傳來的溫潤氣息,與張家界的氣脈遙相呼應。他知道,張家界的守護已經交到了合適的人手中,年輕的守脈人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續著這份責任。夜色中的張家界漸漸安靜下來,隻有乾坤柱的氣脈光柱在雲海中輕輕搖曳,像在訴說著千年的守護故事,也像在迎接新的守護篇章。
遠處的黃山輪廓隱約可見,那裡的花崗岩氣脈正等待著他們。但陸尋心中沒有急躁,隻有寧靜,因為他知道,無論走到哪裡,守護的信念都在傳承,就像這張家界的岩脈術,永遠在岩符中流轉,永遠在人心間傳遞,直到歲月儘頭,直到天地永恒。火把的光芒漸漸遠去,但守護的火種已經在年輕守脈人心中點燃,與張家界的氣脈融為一體,成為永恒的守護印記。
山風吹過峰林,岩壁上的銅鈴發出清脆的響聲,與遠處的蟲鳴、溪流聲交織成和諧的樂章。陸尋知道,這是自然的呼吸,是氣脈的流動,是守護的讚歌。隻要這份順應自然的守護之心不變,張家界的砂岩就會永遠矗立,氣脈就會永遠暢通,守護的故事就會永遠流傳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月光灑在石英砂岩的岩壁上,照亮了新描的符文,照亮了岩縫裡的固岩草,照亮了年輕守脈人充滿希望的臉龐。遠處的星空與峰林的氣脈光柱遙相呼應,形成天地間最和諧的畫麵,訴說著這場順應自然的守護之約,也預示著永恒的生機與希望。陸尋知道,這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守護的岩符將永遠刻在張家界的岩壁上,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守脈人,守護這片神奇的峰林。
夜色中的張家界,三千奇峰靜立如守護的巨人,岩縫裡的固岩草在月光下輕輕搖曳,銅鈴的響聲漸漸遠去,隻留下氣脈在砂岩中靜靜流淌,滋養著這片土地,守護著這份安寧,直到黎明破曉,直到時光流轉,直到永遠。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華夏龍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