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倉庫門口,看著小李匆匆趕來的身影,心裡那根繃了幾天的弦終於鬆了一點。他知道,這小子雖然年輕,但做事靠譜,關鍵是,他願意信他。
“劉師傅。”小李喘著氣,“我昨晚想了一宿,這事……我幫你。”
劉好仃笑了:“我就知道你不是那種見死不救的人。”
“可我也得提醒您一句。”小李壓低聲音,“咱們這次是真在刀尖上跳舞,要是被發現了,我這份工作也保不住。”
“我明白。”劉好仃點頭,“所以我不會讓你出麵,也不會牽扯到你。我隻是需要一點材料,和一個能安心做實驗的地方。”
小李沉默了一會兒,歎了口氣:“行吧,咱倆就算綁一塊兒了。”
從那天起,兩人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小李白天在技術部上班,晚上就偷偷把實驗室鑰匙藏在維修工具箱夾層裡。劉好仃則趁著保安換崗的空檔,悄悄溜進材料庫。
第一次拿聚碳酸酯薄膜時,小李特意在係統裡做了標記,說是待銷毀的殘次品。劉好仃用舊布包著薄膜出來,還順手把空盒子放回原位,連指紋都沒留下。
“這活兒乾得比修車還精細。”劉好仃一邊收拾東西一邊嘟囔。
“您當年是修車的?”小李好奇地問。
“那會兒年輕,啥都乾過。”劉好仃笑著拍拍他的肩,“後來進了廠,一晃幾十年。”
兩人就這麼一來二去,慢慢熟絡起來。小李也開始主動幫劉好仃找一些關鍵參數資料,甚至偷偷打印了幾份內部測試標準。
到了第七天夜裡,他們在廢棄倉庫搭起了簡易實驗台。小李帶來舊電纜和插線板,從隔壁配電箱引電;劉好仃則用剩飯吸引野狗,趁它們爭搶食物時迅速布置器材。
“沒想到我這輩子還能乾這種事。”劉好仃一邊接線一邊自嘲,“以前都是正經八百搞生產,現在倒成了地下工作者。”
“您這不是為了正義嘛。”小李笑著說。
“正義?嗬。”劉好仃搖頭,“我隻是不想讓那些人覺得,他們可以隨便踩著彆人往上爬。”
倉庫牆上原本貼著一張“安全第一,質量至上”的標語,如今已經被雨水衝刷得隻剩下幾個模糊的字,像極了他們此刻的狀態——明明在做正確的事,卻隻能躲躲藏藏。
實驗台搭好後,劉好仃開始重新複現之前的數據。他一邊記錄數據,一邊低聲講解給小李聽。
“你看這個比例,當時我在報廢車間試了不下二十次,才找到最合適的粘合強度。”
“那為什麼王大勇那邊能直接拿走成果?”
“因為他們早就在準備了。”劉好仃指著筆記本上的圖表,“這張圖邊緣寫著‘pvb’,那是防彈玻璃的關鍵材料之一。而我現在用的是聚碳酸酯薄膜,雖然性能稍遜,但更容易獲取。”
“所以您這是要另辟蹊徑?”
“對。”劉好仃眼神堅定,“我不隻是要做出跟原來一樣的樣品,我要讓它更穩定、更適合量產。”
小李聽得入神,忍不住感歎:“您真是個寶藏大叔。”
“少拍馬屁。”劉好仃笑著瞪了他一眼,“幫我把這些數據整理一下,回頭我再測幾組對照實驗。”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劉好仃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偷偷跑來倉庫做實驗。小李也儘職儘責,不僅提供材料,還時不時帶點吃的過來。
有一次,小李提了個保溫桶進來:“劉師傅,我奶奶燉的雞湯,說讓您補補身子。”
劉好仃掀開蓋子,香氣撲鼻:“喲,這老太太還挺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