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手指輕輕敲打著桌麵。窗外的風有些大,吹得玻璃窗咯吱作響,像是誰在門外徘徊。
他低頭看了眼電腦屏幕,追蹤腳本的後台數據已經更新完畢。昨晚十一點四十七分,有人偷偷進入了實驗室。雖然視頻畫麵模糊,但從那熟悉的身形來看,他已經猜到了八九分。
這個人,是張建國——十年前和他在同一車間打拚的老同事。
他沒有急著點破,而是拿起桌上的一份報告,翻了幾頁,目光落在一個不起眼的簽名上:“張建國”。
“真是你啊……”他低聲自語,語氣裡帶著幾分複雜的情緒。
這十年來,張建國一直默默無聞地待在生產線上,而自己因為幾個技術改進項目被提拔成了小組負責人。他以為時間能衝淡一切,卻沒想到,有些情緒就像埋在水泥下的釘子,踩上去時才疼得真切。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像往常一樣走進車間,手裡拿著一份新的檢測計劃表。路過倉庫登記台時,他順手翻了翻物料登記簿,果然發現了幾處不對勁的地方。
有三筆高分子塗層材料的領取記錄,在電子係統裡查不到,卻出現在紙質賬本上,簽字欄赫然寫著“張建國”。
他合上賬本,若無其事地朝倉庫管理員點了點頭:“最近材料使用情況挺穩定的哈。”
“是啊劉工,就是有時候登記慢了點。”管理員笑著回答,“不過老張倒是挺認真,每次都親自來簽。”
劉好仃笑了笑,沒再多問,轉身離開。他知道,張建國已經開始慌了。那些消失的資料、異常的訪問記錄、還有深夜出入實驗室的身影,全都能串起來。
但他不想打草驚蛇。
中午吃飯時,劉好仃特意端著飯盒走到張建國旁邊坐下。
“老張,今天辛苦了啊。”他一邊夾菜一邊說,“我看你最近跑倉庫跑得勤,是不是又在搞什麼小實驗?”
張建國抬頭看了他一眼,眼神閃過一絲警惕,隨即恢複正常:“哪有什麼實驗,就是想多了解點材料性能,彆到時候新項目上線,我還跟不上節奏。”
“哎呀,你這話說的就見外了。”劉好仃笑著擺擺手,“咱們一起乾了這麼多年,你還怕跟不上?再說了,現在廠裡資源都往這個方向傾斜,你要是願意,隨時可以加入我們組。”
張建國愣了一下,沒接話,低頭扒拉著飯。
劉好仃也沒繼續說,隻是慢慢吃著,眼角餘光掃過對方的動作——筷子有點抖,握得太緊了。
吃完飯,劉好仃起身收拾餐盤,走之前還拍了拍張建國的肩膀:“真要研究啥,跟我說一聲,咱倆可是老搭檔了。”
張建國點頭,嘴角勉強擠出一個笑,但眼神裡藏著的東西,劉好仃看得一清二楚。
下午三點,劉好仃把小李叫進了辦公室。
“小李,我讓你做的事,進展怎麼樣了?”他關上門,壓低聲音問。
小李點點頭,掏出手機遞過去:“您看看這段錄音。”
劉好仃接過手機,戴上耳機仔細聽了起來。
錄音是在昨天晚上錄的,地點就在廢棄倉庫附近。背景音裡隱約能聽見腳步聲,還有幾句模糊的對話:
“……東西放好了嗎?”
“嗯,明天就能混進生產線。”
“彆太張揚,小心劉好仃發現。”
“放心吧,他現在滿腦子都是新項目,哪顧得上這邊。”
劉好仃聽完後,沉默了幾秒,然後輕聲說道:“看來他是準備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