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測試開始。這次他們把手機app的亮度調節頻率設得更快,想看看極限情況下玻璃的表現。
果然,在某個亮度跳躍的節點,玻璃微微閃爍了一下,像是眨了眨眼。
“找到了!”小李興奮地說,“看來控製邏輯確實有問題。”
“這個閃一下,說不定就是係統在‘思考’該怎麼調光。”王強打趣。
“得優化算法。”劉好仃沉思片刻,“等明天專家來的時候,把這個現象給他們看看。”
大家紛紛點頭,氣氛卻並沒有因為這個小問題而低落。反而有種隱隱的興奮,就像離終點隻差最後一步的感覺。
“今晚回去好好休息,明天繼續。”劉好仃拍拍手,“極限測試還在後麵呢。”
第二天一早,高溫箱已經預熱完畢,壓力測試儀也校準完成。
“溫度設定50c,維持兩小時。”小李一邊操作一邊念叨。pa開始。”張建國盯著壓力表,“慢慢加壓。”
“樣品狀態良好。”王強彙報,“沒有明顯變形或裂紋。”
“溫度穩定在49.8c左右。”小李確認數據,“波動不大。”pa。”張建國繼續推進。
隨著壓力增加,樣品邊緣出現了一絲輕微的滲水痕跡。
“停!”劉好仃立刻叫停,“關掉加壓閥。”
“怎麼回事?”王強湊近看。
“密封工藝可能有問題。”劉好仃用手摸了摸那處滲水點,“得重新設計封邊結構。”
“要不要換一塊樣品?”小李問。
“不用,先把這塊的數據記錄清楚。”劉好仃搖頭,“問題找出來,才好改進。”
於是,他們又多花了一個小時,詳細記錄了溫度、壓力與滲水之間的關係曲線。
“看來還得請外援幫忙看看封邊的問題。”小李一邊整理筆記一邊說。
“嗯。”劉好仃點頭,“林工那邊應該也有類似的經驗。”
正當大家忙得不可開交時,質檢員李工走了過來,手裡拿著另一塊樣品。
“劉哥,這塊你們試過沒?”他遞過來一個編號為“b07”的樣品。
“沒看過。”劉好仃接過,仔細端詳,“這模塊……有點不一樣。”
“是啊,”李工點點頭,“我在倉庫角落找到的,標簽寫著‘備用’,但型號跟我們現在的不太一樣。”
“這是誰留下的?”劉好仃皺眉。
“不清楚,應該是之前項目剩下的。”李工聳肩。
“先做個基礎測試。”劉好仃把樣品放在測試台上,“說不定是個意外驚喜。”
小李接通電源,調好參數,準備再次啟動測試流程。
“準備好了嗎?”劉好仃環顧四周。
“隨時可以。”小李點頭。
“那就——開始。”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