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結束的第二天清晨,陽光還沒完全爬上玻璃廠辦公樓的窗台,劉好仃已經坐在辦公桌前,手裡捏著一杯剛泡好的濃茶。桌上堆滿了打印出來的客戶名單、訂單預覽表和市場反饋彙總單,像極了當年車間裡那些待檢的樣品堆。
“老大,郵件炸了。”小李推門進來,手裡舉著平板,“從昨晚到現在,我們收到了超過一百封來自不同國家的谘詢郵件。”
“哦?”劉好仃抬頭,眉毛一挑,“國外的?”
“對,德國、日本、新加坡都有,還有幾個東南亞的小國。”小李語氣興奮,“他們問得還挺細的,有問材料來源的,有問定製服務的,還有一家直接問能不能參觀工廠。”
劉好仃笑了笑,把茶杯放下,“那就安排人接待吧,先回個歡迎函,再附上我們的產品手冊。”
“英文版的還沒整理完呢。”小李有點不好意思。
“那就加個班。”劉好仃說得很輕巧,“你現在去倉庫那邊看看,有沒有多餘的展示樣品,準備打包寄出去。”
“是!”小李轉身就要走。
“等等。”劉好仃叫住他,“順便通知客服組,今天開始,設一個國際專線,專門處理海外客戶的谘詢。”
“明白!”
辦公室重新安靜下來,窗外傳來機器運轉的聲音,那是早班的工人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劉好仃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訂單數據,眉頭微皺。
“訪問量太大,係統卡住了。”他自言自語了一句,然後拿起電話撥給技術組。
“老王,你那邊還能撐得住嗎?”
“能撐住,但建議趕緊擴容服務器。”電話那頭傳來敲鍵盤的聲音,“現在每分鐘都有新訂單進係統,後台都快爆了。”
“行,我這就讓財務那邊申請預算。”劉好仃掛掉電話,轉手又撥給了廠長。
不到一個小時,整個玻璃廠就進入了一種忙碌而有序的狀態。生產線上開始清點庫存,倉庫裡多了幾組臨時打包人員,連平時負責質檢的小張都被拉來幫忙貼標簽。
“這感覺,像是過年提前發紅包一樣。”小張一邊貼一邊笑,“大家走路都帶風。”
“可不是嘛。”旁邊的同事回應,“聽說這次海外訂單占大頭,咱們廠都要走向世界了。”
劉好仃站在走廊儘頭,聽著這些話,心裡暖洋洋的。
但他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往會議室走去。那裡,一場關於客戶反饋的內部會議正等著他主持。
“各位辛苦了。”劉好仃走進去,先把一份資料放在桌上,“這是我們這兩天收集到的首批客戶反饋,雖然還不全,但已經能看出一些趨勢。”
“我這邊有個問題。”一名年輕的銷售員舉起手,“有些客戶試用了產品之後,遲遲不給我們回複,怎麼辦?”
“這是正常現象。”劉好仃點頭,“我們要做的不是催促,而是主動出擊。”
他打開投影儀,屏幕上出現了一份詳細的跟進計劃:“第一,安排專人一對一聯係客戶;第二,提供免費樣品和技術支持;第三,定期發送產品優化報告,保持溝通熱度。”
“聽起來像是追女朋友啊。”有人小聲嘀咕。
“那也得認真追。”劉好仃笑著接話,“咱們的產品不是靠一次推銷就能賣出去的,它需要時間,需要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