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車間門口,手裡拿著最新一批樣品的檢測報告,陽光照在他略顯斑駁的工裝上,像是給他鍍了層金邊。他眯著眼睛看了會兒數據,嘴角慢慢揚起一個滿意的弧度。
“老板,搞定了!”小李從後麵跑過來,氣喘籲籲地遞上一份文件,“客戶反饋的問題都解決了,連那個歐洲客戶提到的邊緣震動問題,我們也做了加固處理。”
劉好仃接過文件翻了幾頁,點點頭:“辛苦了。這回咱們的產品,真算是脫胎換骨了。”
小李擦了把汗,笑著說:“可不是嘛,我昨晚還夢見自己在調參數呢,醒來一看,手還在抖。”
劉好仃笑了:“老工人都是這樣,夢裡都在修東西。你這是入戲太深。”
兩人一邊說一邊往會議室走,門口已經站了不少人,技術組、設計組、測試組的人都到齊了,氣氛有些緊張,也有些興奮。
“各位。”劉好仃一進來就拍了拍手,“咱們這段時間的努力,總算到了收尾的時候。”
他走到白板前,寫下幾個大字:
最終優化完成
“你們看,”他指著牆上的客戶反饋列表,“之前大家提的那些問題,我們一個個都解決了。低溫起霧?改了塗層配方;卡扣難裝?重新設計了結構;還有那個震動問題——”他頓了頓,拿起一塊樣品敲了敲桌麵,“現在它穩得很。”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掌聲,不是那種刻意鼓掌的聲音,而是發自內心的輕快節奏。
“當然,”劉好仃話鋒一轉,“也不是沒有遺憾。比如那個潛在的功能拓展點,技術研發組發現了一個可以提升產品性能的新方向,但時間不夠,隻能先擱著。”
“那以後還能繼續?”有人問。
“當然能。”劉好仃笑得眼睛都彎了,“做產品啊,就像種樹,今天澆水,明天施肥,後天修剪枝葉。咱們這棵樹才剛長出新芽,以後有的是機會讓它開花結果。”
接下來的幾天,整個團隊進入了最後衝刺階段。
測試設備排得滿滿當當,審核流程也格外嚴格。為了搶時間,劉好仃親自帶隊輪班作業,白天調試參數,晚上盯著測試數據。有次半夜他一個人在實驗室裡核對數據,差點睡著了,還是被一杯熱茶喚醒的。
“老板,您這也太拚了。”值班的小王看他眼皮打架,忍不住提醒。
“不拚不行啊。”劉好仃揉了揉太陽穴,“咱們的產品要出去見世麵了,不能帶一點馬虎。”
“可您也得注意身體。”
“放心吧,我這身子骨硬朗得很。”他說著又低頭看起了數據表,“不過……你要是實在看不下去,幫我泡杯濃點的咖啡?”
小王笑著去煮了壺黑咖啡,回來時看見劉好仃正對著屏幕傻笑。
“怎麼了?”他問。
“你看這個數據。”劉好仃指了指屏幕,“以前我們覺得做到這個水平就夠用了,但現在回頭一看,差遠了。”
小王湊近看了看:“確實比以前強多了。”
“這就是進步。”劉好仃喝了口咖啡,“哪怕一點點,隻要不停下來,總有一天會變成大步。”
淩晨三點,最後一項測試完成,所有指標全部達標。
劉好仃合上筆記本,長長地呼了口氣。
第二天一早,營銷部門的人就來了會議室開會。
“老板,我們討論了一下,準備主推線上宣傳加線下展會結合的方式。”市場主管開門見山,“社交媒體這塊,我們打算重點放在短視頻平台和行業論壇,見效快。”
“展會呢?”劉好仃問。
“申請了下個月的建材展,展位在c區,雖然不是最核心的位置,但也夠我們展示新品了。”
劉好仃點了點頭:“行,那就這麼定。”
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我有個建議,咱們能不能在展會現場做個互動體驗區?讓參觀的人親手摸一摸、試一試我們的產品,效果更好。”
“這個好!”市場主管眼前一亮,“我們可以安排模擬安裝環節,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改進後的卡扣有多方便。”
會議開得緊湊而高效,每個人都帶著任務離開。劉好仃看著空下來的會議室,忽然覺得輕鬆了不少。
下午,他在辦公室整理資料時,接到了一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