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窗邊,看著廠區外的陽光灑在玻璃幕牆上,反射出一片耀眼的光斑。他手裡的茶已經涼了,但心裡還熱著。昨天燒烤場上的笑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團隊士氣高漲,市場反響熱烈,一切都像是往最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生活總是喜歡在你最得意的時候,悄悄遞上一張“挑戰卡”。
“老板,剛收到消息。”小李急匆匆地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份打印出來的報告,“競爭對手那邊動作不小。”
劉好仃轉過身,眉頭微微一挑:“說說看。”
“他們不僅推出了跟我們差不多的新品,還直接把價格壓低了百分之十五。”小李語氣有些凝重,“更狠的是,他們在宣傳冊上重點強調‘性價比’,甚至暗示我們的產品溢價嚴重。”
劉好仃接過報告,翻了幾頁,嘴角倒是沒怎麼變,隻是眼神沉了些。他放下紙,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笑道:“來得挺快啊。”
“這事兒可不能掉以輕心。”小李皺眉,“已經有客戶開始問價了,有的已經開始對比參數。”
“嗯。”劉好仃點點頭,“先彆急,咱們先把情況摸清楚。”
他立刻安排了三組人馬:一組負責從各大銷售渠道收集對手產品的詳細信息;一組偽裝成普通客戶,聯係對方經銷商了解最新政策;最後一組則負責整理和分析數據,形成初步評估報告。
不到一天時間,報告就出來了。內容比預想的還要“精彩”——
對手的產品確實在外觀和功能上與他們的新品高度相似,甚至連主打賣點都如出一轍。更讓人意外的是,他們在宣傳中還提到了一項“尚未公開的技術革新”,雖然具體內容不詳,但已經在業內引發了不少關注。
“這招夠狠。”劉好仃看完後輕歎一聲,“既打價格戰,又搞技術懸念,吊足胃口。”
“要不要我們也降價?”小李試探性地問。
“降價不是不行,但得有策略。”劉好仃搖頭,“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跟風,而是找出他們的弱點,穩住我們的核心優勢。”
接下來幾天,劉好仃親自帶隊,對各個區域的銷售數據進行橫向對比,並組織銷售人員走訪老客戶,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調查結果很快出來,喜憂參半。
好消息是,大多數老客戶依舊信任他們的產品品質,尤其是那幾位之前提出改進建議的重點客戶,紛紛表示願意繼續合作。但也有不少人表達了擔憂,主要是擔心價格差距太大,會影響他們後續項目的報價競爭力。
“看來客戶也不是鐵板一塊。”劉好仃聽完彙報後說道,“有人堅定支持,也有人在觀望。我們要做的,是讓觀望的人看到價值,讓支持的人更有信心。”
於是,他決定召開一次全體會議,集思廣益,製定應對策略。
會議室裡氣氛比平時緊張了一些,大家都知道這次討論關係重大。
“我覺得我們可以推出一個限時優惠套餐。”市場部的小王率先發言,“既能維持品牌形象,又能緩解客戶的價格壓力。”
“我反對。”研發部的老張搖頭,“如果現在降價,反而會讓客戶覺得我們之前定價虛高,影響品牌信譽。”
“那我們可以在服務上下功夫。”銷售主管林姐插話,“比如延長保修期、提供免費安裝指導等增值服務,這樣既不降價,又能提升客戶滿意度。”
“或者……”一直沒說話的研發工程師突然開口,“我們能不能在現有產品基礎上加一個小功能?不需要大改動,隻要能讓產品看起來更有差異化就行。”
這個建議讓大家眼前一亮。
“具體是什麼功能?”劉好仃問。
“比如加入一個可調節的遮光模塊,或者增加一個靜音鎖扣設計。”工程師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畫了個示意圖,“這些改動成本不高,但能明顯提升用戶體驗感。”
“不錯。”劉好仃點頭,“這個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會議持續了整整兩個小時,大家各抒己見,最終形成了幾個初步方案:
推出限量版“尊享服務包”,包含延長保修、專屬客服、優先供貨等多項福利;
在現有產品基礎上快速開發一項小功能,增強差異化;
針對重點客戶開展“一對一技術交流會”,強化品牌專業形象;
同步啟動線上直播活動,展示產品實際使用效果,增強用戶信任。
“這些方案不一定全都要做,但我們得提前準備。”劉好仃最後總結道,“市場競爭就像打乒乓球,你來我往很正常。關鍵是要打得聰明,打得漂亮。”
散會後,劉好仃獨自坐在辦公室裡,看著窗外的天空發呆。
他知道,這場反擊才剛剛開始。對手不會善罷甘休,而他們也不能鬆懈。
但他並不怕。
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團隊,也相信自己一路走來的判斷力。
“老板,晚上一起吃飯嗎?”小李探頭進來問。
“不了。”劉好仃笑了笑,“今晚我還得再理一遍思路。”
“又是加班命啊。”小李嘀咕一句,轉身走了。
劉好仃重新打開電腦,調出最新的市場數據表,開始逐項分析。
夜色漸深,辦公室的燈光透過窗戶灑在走廊上,像一條溫暖的小路。
他抬頭看了眼牆上的時鐘,指針指向九點整。
“明天……還得早起。”他喃喃自語,輕輕敲了敲鍵盤,保存了文檔。
窗外,一隻鳥兒飛過,翅膀劃破夜空,留下一道淡淡的軌跡。
而屋內,劉好仃的目光依舊堅定。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