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廠的清晨總是從機器的嗡鳴聲開始。劉好仃站在車間門口,手裡端著保溫杯,一邊喝著剛泡好的枸杞茶,一邊望著新安裝的環保設備運轉情況。顯示屏上的數據穩定跳動著,空氣中少了以往那種刺鼻的味道,連他那對常年被煙塵熏得發澀的眼睛也覺得輕鬆了不少。
“劉哥,昨晚運行一切正常。”小王快步走過來,手裡拿著記錄本,“p2.5、so?這些排放指標都比國家標準低一大截。”
“乾得不錯。”劉好仃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這下總算能睡個安穩覺了。”
話音未落,老張拎著工具箱走了過來,邊走邊念叨:“你可彆說早了,我今早巡檢時發現一個風機的震動值有點偏高,雖然還在安全範圍內,但咱得盯著點。”
劉好仃點點頭,在本子上記下一筆:“安排人去查一下,彆讓小問題變大問題。”
工人們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搬運、調試、記錄……整個廠區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過去那些讓人皺眉的黑煙和刺鼻氣味仿佛成了舊時代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清爽的空氣和井然有序的生產節奏。
為了確保環保設備穩定運行,劉好仃專門抽調了幾名經驗豐富的技術員組成監測小組,每天三次定時記錄設備參數,還建了個微信群,把數據實時上傳共享。大家戲稱這是“環保數據打卡”,誰要是漏了,群裡就會有人調侃一句:“今天沒打卡?是不是想偷懶?”
“劉哥,你看這個。”小李在手機上滑動屏幕,“昨天晚上十點到十二點之間,除塵效率下降了0.3,雖然不影響整體達標,但咱們得看看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
“嗯,先標記下來。”劉好仃接過手機看了一眼,“回頭找專家再分析分析,說不定是某個濾芯開始老化了。”
工作雖忙,但大家臉上的笑容卻多了起來。以前提到環保,總覺得是個花錢不討好的事,現在看著監控屏幕上那一串串漂亮的綠色數字,心裡都有底了。
幾天後,環保局的人突然打來電話,說要來突擊檢查。
“突擊?”老張一聽就緊張了,“他們怎麼不提前通知一聲?”
“越是突擊,越說明他們想看真實狀態。”劉好仃倒是淡定,“咱們這段時間的數據擺在這兒,怕什麼。”
他立刻組織員工開個小會,強調了幾個重點:設備狀態必須保持最佳、資料必須整理齊全、現場必須整潔有序。他還特意叮囑負責接待的小王:“態度要熱情,回答要專業,彆一問三不知。”
“放心吧劉哥,我都準備好了。”小王拍胸脯保證,“我還打印了一份最新的環保報告,隨時可以遞上去。”
第二天一早,環保局的幾位工作人員準時抵達。領頭的是一位戴眼鏡的女乾部,說話乾脆利落,一看就是個講究實際的人。
“劉廠長,我們這次主要是抽查你們新引進的環保設備運行情況。”她開門見山,“請帶我們實地看看。”
“沒問題。”劉好仃帶著他們走進車間,一路上介紹設備的功能、運行原理以及最近一段時間的排放數據。
女乾部一邊聽一邊點頭,偶爾還會停下來查看一些細節。走到監控室時,她指著屏幕上的數據問:“這些數據都是實時更新的?”
“沒錯。”劉好仃示意技術人員操作了一下係統,“所有數據都會同步上傳到我們的內部平台,方便隨時調閱。”
“很好。”她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看得出來你們確實下了功夫。”
隨後,他們又去了汙染物檢測室,翻看了近期的檢測報告,甚至還隨機抽查了幾份原始數據。每一步流程都很嚴謹,但劉好仃心裡有底,知道他們挑不出毛病。
檢查結束時,女乾部合上文件夾,笑著說:“你們這次整改得很到位,環保設備運行良好,排放數據也都達標。回去我們會提交一份正麵反饋。”
“謝謝支持。”劉好仃握了握她的手,“我們也希望能為環保事業儘一份力。”
送走環保局的人後,車間裡頓時熱鬨了起來。工人們互相擊掌慶祝,像是完成了一場重要戰役。
“沒想到還真通過了!”老張咧嘴笑,“我還以為他們會提一堆整改意見呢。”
“那是咱們準備充分。”小王得意地晃了晃手裡的報告,“而且數據擺在那兒,誰也不能說啥。”
劉好仃沒有加入歡呼的人群,而是獨自走到窗邊,看著廠區外湛藍的天空。陽光透過玻璃灑進來,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深吸一口氣,空氣裡有一絲淡淡的草木香,那是廠區綠化帶散發出來的味道。
他知道,這隻是個開始。
環保不是一場運動,而是一場持久戰。設備運行穩定了,不代表以後不會出問題;排放達標了,也不代表就沒有提升空間。他已經在考慮下一步的優化計劃——比如如何進一步降低能耗,或者嘗試引入更先進的在線監測係統。
“劉哥,要不要慶祝一下?”小李湊過來問。
“慶當然要慶。”劉好仃笑了笑,“不過今晚慶完,明天還得繼續乾活。”
“明白!”小李敬了個禮,“隨時待命!”
夜幕降臨,廠區燈光亮起,像星星落在地上。遠處傳來熟悉的機器聲,但這一次,不再是令人煩躁的噪音,而是充滿希望的節奏。
劉好仃轉身走向辦公室,腳步輕快了許多。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