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車間,暖洋洋地鋪在剛安裝好的智能設備上。劉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裡拿著遙控器,一邊調試界麵,一邊朝大夥兒喊:“都靠攏點,咱們今天正式開始培訓!”
工人們圍了過來,有人抱著筆記本,有人揣著手機,還有幾個老員工皺著眉頭,眼神裡透著幾分忐忑。
“這玩意兒……跟以前的操作台差得有點遠啊。”王姐小聲嘀咕,“連個開關都沒有,全是屏幕。”
“放心,我一開始也懵。”劉好仃笑著拍了拍她肩膀,“但你們記住了,這東西就像手機,你用多了,自然就熟了。”
話音剛落,小李已經按下了啟動鍵,屏幕上跳出一串英文提示,接著“嘟——”的一聲,係統竟然沒反應了。
“哎喲,咋回事?”有人笑出聲。
“彆慌。”劉好仃走過去,看了眼屏幕,“這是語言設置的問題,咱廠裡這批設備出廠時默認是英文界麵,咱們得先改中文。”
他熟練地滑動幾下,界麵瞬間切換成熟悉的中文菜單,眾人鬆了口氣。
“看到沒?第一步,開機不是按按鈕,而是觸屏操作。”劉好仃邊說邊用手指劃過屏幕,“然後選擇語言、登錄賬號,再確認權限等級……”
“等等,劉哥。”一個年輕工人舉手,“這個賬號是不是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
“對,以後每個人都有專屬賬戶,記錄你的操作日誌。”劉好仃點點頭,“這樣出了問題能追溯,也能根據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做優化。”
“聽起來好像挺高級。”王姐嘟囔了一句,還是把操作步驟記了下來。
演示繼續進行,劉好仃帶著大家一步步完成設備啟動流程,還特意講解了主控麵板上的幾個關鍵功能圖標:比如能耗監控、質檢模塊、故障報警等。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要用到的東西。”他說,“記住,不要盲目點,每個圖標背後都有它的作用,不懂就問。”
可就在他準備進入下一個環節時,突然聽見“哢噠”一聲,整個係統警報響起,紅色警示燈亮了起來。
“誰按了急停按鈕?!”劉好仃轉頭一看,發現是張師傅。
“我以為是關機鍵……”張師傅一臉無辜,“這按鈕紅紅的,我還以為是‘關’的意思。”
眾人一陣哄笑。
“沒事,複位就行。”劉好仃按下複位鍵,警報解除,係統恢複運行,“不過我得提醒一下,急停按鈕隻有在緊急情況下才能按,平時操作要仔細看提示。”
他隨即拿起粉筆,在白板上畫了個簡易控製麵板示意圖,標出各個按鍵的功能和注意事項。
“來,大家跟著我念一遍:先看提示,再動手;急停按鈕不能亂按;遇到不懂的,先暫停,彆硬試。”
“先看提示,再動手!”工人們齊聲重複,聲音響亮。
“這才剛開始呢。”劉好仃笑了笑,“接下來咱們分組練習,每人至少上機一次,確保大家都掌握基礎操作。”
安排小組時,問題又來了。
輪到實操演練,操作台前一下子擠滿了人,排隊的隊伍拉得很長,有些人等了一會兒就走了,說:“算了,明天再來吧。”
“不行不行,今天必須練完。”劉好仃見狀,立刻調整策略,“這樣,四個人一組,一人操作,兩人觀察,一人記錄要點,輪流來。”
他還臨時挑了兩個學得快的年輕人當助教,讓他們在旁邊輔助指導。
“你們倆,記得多講細節,特彆是容易出錯的地方。”劉好仃叮囑道。
“明白!”兩人點頭應聲。
培訓持續了一整天,從早上九點一直忙到下午五點半。雖然過程磕磕絆絆,但最終每個人都完成了基本操作訓練,不少人還主動留下來加練一會兒。
“沒想到還挺有意思的。”王姐擦了擦汗,笑著說,“原來這機器比人還懂人,還能自己提醒你注意什麼。”
“是啊。”劉好仃點頭,“它不光聰明,還會幫你養成好習慣。”
傍晚時分,太陽快要落山了,車間裡依然亮著燈,照著那些還在反複練習操作的背影。
劉好仃站在門口,看著這一切,心裡踏實了不少。
“技術再新,也是為人服務的。”他自言自語,“隻要大家願意學,總能學會。”
這時,一個年輕人悄悄走到他身邊,遞過來一本小本子。
“劉哥,這是我整理的培訓筆記,能不能複印一份給其他人?我覺得可以做成手冊,方便以後複習。”
劉好仃接過本子翻了翻,裡麵密密麻麻寫滿了要點,還有不少插圖和口訣。
“不錯嘛。”他笑了,“這事你來牽頭,我支持你。”
“謝謝劉哥。”年輕人眼睛一亮,轉身跑開了。
劉好仃望著他的背影,心裡湧起一股暖意。
他知道,這場培訓才剛剛開始,後麵肯定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他也清楚,隻要大家肯一起努力,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喂,劉哥!”遠處傳來小李的聲音,“下一班的人來接替了,要不要一起去吃個飯?”
“走唄。”劉好仃拍拍褲子站起身,“吃完還得回來檢查今天的培訓反饋,明天繼續練。”
兩人並肩走出車間,身後是一排排安靜待命的智能設備,仿佛也在靜靜等待明天的挑戰。
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像是某種無聲的鼓勵。
風輕輕吹過,帶走了疲憊,留下了希望。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