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玻璃窗斜斜灑進資料室,小張正對著一堆文件發愁。他手裡拿著幾份不同國家的市場報告,一邊翻頁一邊皺眉。
“劉哥,這數據怎麼這麼亂啊。”他歎了口氣,“有的用英文寫的,有的又是繁體字,還有的連單位都不統一。”
劉好仃端著保溫杯走進來,掃了一眼桌上的資料:“很正常,咱們第一次做這種調研,能收集到這些就不錯了。”
“可怎麼比對呢?”小張指著一份印尼的報告,“他們寫的是‘平板玻璃需求上升’,但另一份泰國的報告卻說‘建築玻璃增長有限’,這到底是不是一個意思?”
“所以第一步,是把所有信息歸類整理。”劉好仃放下杯子,“你先把資料按區域分好,比如東南亞、中東、東歐,再在每個區域裡細分產品類型和需求趨勢。”
“那電子數據怎麼辦?”小張又指了指電腦屏幕,“有些表格打開格式全亂了。”
“先彆急。”劉好仃笑了笑,“我讓老周那邊抽個人專門負責數據錄入,統一成exce格式,方便後續分析。”
“您早說嘛!”小張鬆了口氣,“我還以為得自己一個個改。”
“你一個人乾不完的。”劉好仃拍拍他肩膀,“團隊協作,分工明確才有效率。”
不多時,技術組的老周派來了一個小姑娘,名叫林琳,是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做事認真細致。
“你好,我是林琳。”她打了個招呼,“劉哥讓我來幫忙整理數據。”
“太好了。”小張連忙騰出位置,“你看看這些表格,能不能把關鍵數據整理出來?比如市場規模、增長率、關稅情況之類的。”
林琳接過鼠標,熟練地操作起來:“沒問題,我大學的時候經常處理這類數據。”
劉好仃看著她飛快地敲擊鍵盤,心裡踏實了不少。
“等數據整理完,我們就能開個會,一起討論目標市場了。”他說。
會議室原本訂好了上午十點,結果臨時被車間占用,說是有個緊急會議。
“這也正常。”劉好仃沒生氣,“咱們換個地方吧,食堂也行。”
“食堂?”小張一臉懵,“那不是吃飯的地方嗎?”
“隻要桌子夠大,白板能寫字,哪兒都能開會。”劉好仃拎起包就往外走。
食堂裡果然人不多,幾張長桌空著,正好適合開會。
“大家辛苦了。”劉好仃站在一頭,開始布置任務,“今天主要是討論我們接下來要重點進攻哪個市場。”
“我覺得歐洲不錯。”銷售組的阿輝率先發言,“那邊消費能力強,利潤高。”
“但門檻也高。”技術組的老周搖頭,“歐盟的標準很嚴,咱們的產品不一定達標。”
“非洲呢?”另一個同事插嘴,“聽說那邊需求量也不小。”
“運輸成本太高。”李老師推了推眼鏡,“而且很多國家付款方式不穩定,風險大。”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但也有些混亂。
“這樣吧。”劉好仃抬手示意大家安靜,“咱們定個標準,按優先級排序:市場規模政策支持物流便利性。”
“聽起來靠譜。”小張立刻拿出紙筆記錄。
“那我們就按照這三個維度給每個候選市場打分。”劉好仃繼續道,“誰願意先說說東南亞的情況?”
“我來。”李老師清了清嗓子,“東南亞a國的建築行業正在擴張,對我們中低端玻璃製品的需求很大。關稅也不算太高,大概在10左右。物流方麵,海運路線成熟,運輸時間可控。”
“那得分應該不低。”小張邊記邊點頭。
“中東呢?”劉好仃問。
“迪拜那邊對高端玻璃需求大,但運輸成本高,而且付款周期長。”李老師皺眉,“不過利潤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