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的燈光依舊亮著,但喧囂已經散去,隻剩下幾組工作人員還在收拾展台。劉好仃站在展位後,手裡捏著幾張客戶留下的名片,臉上還掛著剛才接待完最後一組中東客戶的笑容。
“劉哥,咱們今晚回去嗎?”小張一邊整理資料一邊問,“還是明天一早再出發?”
“回吧。”劉好仃把名片收進夾子,“明天開始,才是真正‘乾活’的時候。”
阿輝擦了擦額頭的汗:“你是說……洽談?”
“對。”劉好仃點頭,“展會是敲門磚,接下來才是能不能真正開門的關鍵。”
第二天上午,深圳玻璃廠的會議室裡早早布置好了。桌上擺著咖啡、礦泉水和幾份昨晚臨時趕製出來的英文版產品介紹冊。牆上掛著一塊白板,上麵寫著幾個關鍵詞:德國客戶、印尼訂單、定製需求、付款方式。
“來了六組客戶要談。”林琳翻著手裡的預約表,“隻有一個會議室,怎麼辦?”
“分優先級。”劉好仃拿起一支記號筆,在黑板上寫下三個標準:意向明確、訂單量大、有技術合作潛力。
“按這個排,先見德國那幾位。”他說,“他們昨天現場就提了好幾次具體參數。”
第一組客戶準時抵達。五個人,兩男三女,都是德國某大型建築公司采購部的代表。他們坐下後,其中一位戴眼鏡的女士直接開口:“我們對你們展出的高強度玻璃很感興趣,但我們還需要更詳細的性能報告。”
翻譯不在,小張立刻掏出手機打開實時翻譯軟件:“您說的是——我們需要更多的測試數據?”
“exacty.”那位女士點頭。
劉好仃笑著接過話頭:“沒問題,我這裡有最新的抗壓、透光率和熱阻係數數據,可以打印出來給您看。”
他從包裡拿出一份文件,遞過去時注意到對方手邊放著一本被翻得有些舊的產品手冊,頁腳還有一圈折痕。
“這是你們昨天在休息區看的那本吧?”劉好仃笑了笑,“看來是真用心看了。”
那位女士愣了一下,隨即也笑了:“是的,我們討論了很久,覺得你們的產品有潛力。”
“謝謝。”劉好仃翻開自己的筆記本,“那我們可以聊聊具體的定製規格了嗎?”
客戶代表推了推眼鏡:“我們希望厚度能做到0.8毫米。”
劉好仃眉頭微微一皺。0.8?他們的設備最小隻能做到1.0。這中間差的不是數字,是工藝調整和成本投入。
“我們目前的標準是1.0毫米。”他語氣平穩,“不過,我可以提供相近規格的樣品測試數據,以及我們在薄型玻璃方麵的改進方向。”
那位女士低頭寫了幾筆,然後抬起頭:“我們希望看到更多技術細節。”
“沒問題。”劉好仃點頭,“我們會安排技術人員準備詳細報告,並在三天內發給你們。”
會議結束前,客戶代表又提了一句:“另外,我們要求產品必須符合ce認證。”
這句話像一顆小石子扔進了水裡。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
“我們正在申請中。”劉好仃很快接上,“預計兩個月內能完成初步審核。”
客戶點點頭,沒再說什麼,但劉好仃知道,這事不會就這麼過去了。
送走德國客戶後,團隊成員都圍了過來。
“0.8毫米的事兒你怎麼看?”阿輝低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