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第二天一早走進辦公室時,手裡拎著兩袋豆漿和四個包子。他把早餐放在桌上,正準備坐下,小王已經風風火火地衝了進來。
“劉哥,海報打印機卡住了,現在還沒出第一批。”小王一邊喘氣一邊說,“而且保安那邊剛通知,說不能遮擋安全出口標識。”
劉好仃咬了一口包子,含糊地說:“那就在其他地方貼,比如更衣室門口、食堂牆邊、車間通道這些地方。”
“問題是……我們一共就印了二十張,全廠有五個車間。”小王愁眉苦臉。
“那就再印。”劉好仃喝了口豆漿,擦了擦嘴,“你去行政組,讓他們今晚加班加點趕出來。”
“今晚?”小王瞪大眼睛,“這可是周末。”
“你以為我昨天晚上是去泡吧了嗎?”劉好仃翻了個白眼,“快去。”
小王歎了口氣,轉身出門。臨走前還嘀咕了一句:“下次還是讓我去搬磚吧。”
劉好仃笑了笑,拿起手機給各個班長發消息,請他們中午午休時段組織人員分頭張貼海報。他知道,這個時候不搶時間,等保安巡邏完一圈回來,連門都進不去。
上午十點多,第一批海報終於出爐。劉好仃親自檢查了一遍設計,發現角落裡有個小錯彆字——“技能競賽”寫成了“技熊競賽”。
“誰做的?!”他在群裡吼了一嗓子。
幾秒後,一個聲音弱弱地回:“是我……我昨晚睡迷糊了。”
“沒事。”劉好仃回了個笑臉,“改過來就行,彆太緊張。”
大家鬆了口氣,紛紛開始修改。而劉好仃則拿著一張樣稿走到廠區裡,親自選了幾處顯眼的位置。
中午十二點,午休鈴一響,各班的小夥子們就像接到任務的特工一樣,迅速行動起來。有人負責扶梯子,有人負責貼海報,還有人專門盯著保安方向,一看到巡邏的來了就趕緊喊一聲“撤”。
整個過程不到四十分鐘,二十張海報就全部貼完了。劉好仃站在食堂門口,看著那些紅底黃字的大標題:“技能競賽火熱報名中!獎金+證書+調休一天,等你來戰!”
他心裡有點激動,也有點忐忑。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參加這種比賽的。尤其是那些乾了幾十年的老員工,覺得“憑經驗吃飯”就夠了。
果然,下午剛過一點,他就聽到幾個老焊工在車間門口議論。
“搞這些玩意兒乾嘛?咱們又不是年輕人。”
“就是啊,獎品能值幾個錢?”
劉好仃沒吱聲,隻是悄悄走過去,拍了拍其中一個老哥的肩膀:“老李,我記得你當年拿過市裡的技術標兵吧?”
老李愣了一下,點了點頭。
“那你現在要是上台比一場,誰能贏你?”劉好仃笑眯眯地看著他。
老李沒說話,低頭抽煙。
劉好仃拍拍他的肩,走了。
他知道,光靠一張海報,還不夠。
當天傍晚,劉好仃帶著小王和幾個組長開會,商量怎麼把通知單送到每個人手裡。
“有些人輪休了,有些人下班就直接走人,怕是看不到公告。”小王說。
“那就雙重保障。”劉好仃說,“一組人負責交接班的時候口頭傳達,另一組人把通知單夾到工資袋裡。”
“工資袋?”小王一愣,“人事部可不好惹。”
“那就提前溝通。”劉好仃掏出手機,“我現在就打個電話。”
幾分鐘後,人事部答應配合。於是當晚,所有人的工資袋裡都多了一張彩色的通知單,上麵詳細列出了比賽項目、報名方式、獎勵機製,甚至還有劉好仃親手寫的幾句鼓勵話:
“乾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機會來了,彆讓它溜走。”
第二天早上,劉好仃剛進廠,就看到有幾個年輕員工圍在公告欄前討論。
“這個切割精度得精確到0.5毫米?這也太嚴了吧?”
“嚴才好嘛,不然大家都差不多,怎麼評高低?”
“我要報質檢組,我覺得我眼光準。”
劉好仃聽了,嘴角微微上揚。
但也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熱情。
中午吃飯時,他看到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員工,拿著通知單看了半天,最後輕輕歎了口氣:“唉,這種事哪輪得上我。”
劉好仃走過去,在他旁邊坐下:“怎麼不輪得上?你乾了三十年,經驗比誰都足。”
“我這把年紀了,還能跟年輕人比?”老員工搖頭,“再說,我也不懂什麼評分標準。”
“不懂沒關係。”劉好仃笑著說,“我可以安排專人輔導,一對一教你怎麼操作評分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