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咱們靠熱忱發電。”劉好仃打開筆記本,“先說清楚,我們這次的任務是什麼。”
“開發新產品。”小王翻著調研報告,“問題是,方向在哪?”
“這個問題問得好。”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幾個關鍵詞:節能、裝飾、定製、隔熱。
“這幾個詞,是我們從客戶反饋和市場數據裡提煉出來的。”
“我覺得重點應該放在節能。”小王說,“現在環保要求越來越高,節能型玻璃肯定有市場。”
“我倒覺得裝飾性更重要。”小張搖頭,“你看現在的寫字樓、商場,外觀設計越來越講究,玻璃不隻是功能材料,更是視覺元素。”
“定製也不能落下。”阿輝插話,“東莞那邊好多客戶都提過,希望能按尺寸、顏色、樣式來訂。”
爭論很快升溫,聲音越來越大。
劉好仃沒打斷,隻是靜靜聽著,等大家說得差不多了,才開口: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咱們資源有限,不能全上。”
他翻開調研報告,指著一頁:
“看看這個——南方客戶對隔熱性能的需求增長了27。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開始關注舒適度,而不是僅僅價格。”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試做一款高透光、低反射、同時具備良好隔熱性能的玻璃樣品。”
“聽起來不錯。”小王點頭,“但我們現有的設備能不能做到?”
“這就是下一步的事。”劉好仃笑了笑,“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事,是盤點現有資源,看看哪些能用,哪些需要改進。”
申請經費那天,劉好仃帶著預算表去找廠長。
“一周內交方案。”廠長隻說了這一句,就沒再抬頭。
劉好仃也沒多說什麼,轉身就走。
回辦公室的路上,他碰上了財務科的小王。
“你那個預算,我看了一下。”小王遞給他一張紙,“如果控製成本,最好優先考慮現有設備改造。”
“什麼意思?”
“比如熔爐溫度控製係統,其實可以調校一下,試試新參數。”
“你是說,不用買新的設備,也能起步?”
“至少前期可以試試。”
劉好仃接過紙條,點點頭:“謝謝你啊。”
“客氣啥,咱廠子好了,大家都好。”
這句話讓劉好仃心頭一熱。
他回到辦公室,重新整理預算表,刪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項目,加了幾項設備優化的開支。
忙完已經是晚上八點多。
窗外的天已經黑了,遠處的生產線依舊亮著燈,像一條蜿蜒的銀河。
他坐在辦公桌前,望著電腦屏幕上的文檔標題:
《新產品開發計劃草案》
下麵的內容密密麻麻,有數據、有分析、有步驟,也有伏筆。
他輕輕敲了敲鍵盤,添加了一段話:
“好的玻璃,不止於透明。它承載的是人的需求,也是未來的可能。”
然後合上電腦,站起身。
走到窗邊,他看見幾個年輕人正從車間出來,一邊走一邊討論著什麼。
笑聲清脆,像是玻璃碎裂的聲音,卻又溫暖得不像話。
劉好仃笑了笑,轉身拿起外套。
“明天繼續。”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