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辦公室門口,手裡握著一遝厚厚的進度表,深吸一口氣。今天是改進方案正式實施的第一天,會議室裡已經坐滿了人,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杯剛泡好的茶,熱氣嫋嫋地升起來,像是在給這場會議加點溫度。
他推門進去時,小王正低頭刷手機,抬頭看見他進來,趕緊把手機收了;老李和小李已經在翻進度表的草稿,時不時低聲討論兩句;小張則盯著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眉頭皺得能夾蒼蠅。
“大家早上好。”劉好仃坐下,語氣輕鬆,“昨晚睡得好嗎?”
“劉哥,您這問題問得有點紮心。”小王苦笑著,“我昨晚夢見自己在改話術,醒來發現真的在改。”
“那說明你進入狀態了。”劉好仃笑著翻開文件,“今天我們不談夢,隻談現實。咱們的任務清單已經排到下周了,誰負責哪塊,心裡都有數了吧?”
眾人點頭,但氣氛還是有些緊張。畢竟這次改動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打實地要落地執行。
“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劉好仃掃了一圈,“怕任務重、怕責任大、怕做不好影響績效——這些我都理解。但我要說一句實在話:咱們現在不是為了誰好看,是為了客戶滿意,也是為了咱們自己活得更踏實。”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每一項改進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是客戶真真切切提出來的。咱們隻是把他們的聲音翻譯成行動而已。”
這句話像是一滴水落在石頭上,砸出了點回響。小林抬起頭,眼神亮了些:“劉哥,你說我們是在‘翻譯’客戶的聲音……這話說得挺有意思的。”
“對啊,”劉好仃笑了,“就像學外語一樣,客戶不會直接告訴你該怎麼改,他們隻會表達感受。咱們要做的是聽懂那些情緒背後的意思,再轉化成具體措施。”
氣氛漸漸活躍起來,大家開始主動交流各自負責的部分。
“我這邊主要是客服流程優化。”小張舉手,“不過說實話,原來的流程太繞了,一個反饋要轉三個人才到負責人手上。”
“這個問題我跟客服主管溝通過了。”劉好仃接過話頭,“我們現在可以走‘快速通道’,重點客戶的反饋優先處理,係統裡會有一個專門的標簽。”
“那會不會引起其他客戶的不滿?”小李問。
“當然要考慮公平性。”劉好仃點頭,“所以我們會先試運行一個月,看看效果。如果沒問題,再考慮推廣。”
“明白了。”小李點點頭。
“營銷話術那邊呢?”劉好仃看向小王。
“我們已經在內部做了幾輪測試。”小王拿出手機展示,“線上渠道的新話術已經上線,反響還不錯。線下物料我們也在調整,比如去掉了一些花哨的裝飾詞,突出核心賣點。”
“很好。”劉好仃讚許地點點頭,“記住一句話:簡潔就是力量。客戶沒時間看長篇大論,他們要的是能一眼抓住重點的信息。”
“明白!”小王比了個ok手勢。
“那進度跟蹤這塊兒呢?”劉好仃轉向老李。
“我用了廠裡的共享表格搭了一個進度看板。”老李打開電腦,“每個項目都有負責人、時間節點、當前狀態,每周五更新一次,大家都能看到。”
“這個辦法不錯。”劉好仃看著屏幕上的表格,“不過彆忘了,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進度落後的時候,我們要及時溝通,而不是等到周五才發現問題。”
“知道了。”老李應聲。
會議進行到這裡,大家的狀態明顯放鬆了許多。雖然任務繁重,但方向明確,分工清晰,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感受到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還有一點。”劉好仃最後補充,“我們這次改進不是為了應付客戶,也不是為了完成kpi,而是為了建立一個良性循環。客戶反饋我們認真對待,我們改進客戶也能感受到,這樣才會形成信任,才會願意繼續合作。”
說完,他站起身來,拿起保溫杯喝了口熱水,暖了暖嗓子。
“好了,今天的會就開到這裡。接下來的一周很關鍵,大家按照計劃推進,有問題隨時來找我。咱們一起把這個改進方案落到實處。”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椅子挪動的聲音,大家陸續起身,準備回到各自的崗位。
小王臨走前湊過來,低聲問:“劉哥,你覺得這次真能見效嗎?”
劉好仃看了他一眼,笑著說:“你覺得呢?”
小王愣了一下,隨即撓撓頭:“好像……還挺有希望的。”
“那就彆問了。”劉好仃拍拍他的肩膀,“去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