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還在下,劉好仃站在辦公室窗前,手裡捏著一張舊送貨單的複印件。那上麵模糊的字跡像是被水泡過,隻能依稀辨認出“龍崗第二倉庫”幾個字。
他沒急著去開會,而是把這張紙攤在桌上,用台燈照了照,試圖看清更多的細節。紙張邊角卷曲,像是從某個角落裡翻出來的。他想起昨天整理采購記錄時,小張說過一句:“有些單子是臨時補貨的,當時流程走得急,可能不太規範。”
“不規範的事兒,往往藏著點門道。”劉好仃喃喃自語,順手拿起筆,在紙上圈了圈那個地址。
外麵雨聲漸歇,車間那邊傳來了早班工人的說笑聲,還有叉車碾過水泥地的聲音。新的一天開始了,而他的任務,也才剛剛起步。
——
車間統計員小張已經坐在電腦前,麵前擺著三個打開的exce表格,像三盤沒炒完的菜。
“老劉,你來得正好。”她抬頭看見劉好仃進來,鬆了口氣,“這些數據格式五花八門,有的用逗號分隔,有的用空格,還有的……乾脆寫成漢字了。”
“這不是人乾的活,這是機器該乾的。”劉好仃笑著坐下,伸手敲了敲鍵盤,“不過咱們沒有ai,隻有‘人腦+耐心’。”
兩人一上午都在整理采購清單,按月份、品類、供應商分類,最後用顏色標出那些價格波動大的項目。忙到中午,終於整理出一份完整的報表。
“你看這個。”小張指著屏幕上的一個紅色單元格,“這家叫‘粵玻實業’的公司,上個月供貨價比市場價低了將近兩毛。”
“這可不是小數目。”劉好仃眯起眼,“他們是不是想衝量?”
“有可能,但我們也得考慮質量。”小張提醒。
“放心,咱不是圖便宜,是圖實惠。”劉好仃笑了笑,“下午我去找老李談談。”
——
老李是玻璃原片的主要供應商,跟廠裡合作多年。他個子不高,嗓門不小,穿一件深藍夾克,總愛把手插在兜裡晃蕩。
“老劉啊,你說這事兒,我也難。”老李一邊翻看報表一邊搖頭,“現在原材料都漲了,我這邊也是硬撐著給你們保價。”
“可你看這個。”劉好仃指著他剛才翻過的一頁,“你們上個月給我們的報價,比粵玻實業低不到五分錢,但人家的質量檢測報告我都看了,差不多。”
老李愣了一下,合上報表,看著劉好仃:“你們是不是也找過南頭那家?”
“沒找,是我自己算了算賬。”劉好仃笑得很坦然,“我說實話,咱們合作這麼多年,我也不想換人。但我得對廠裡負責,成本壓不下來,我這飯碗也懸。”
老李沉默了一會兒,歎了口氣:“這樣吧,如果你們能保證季度訂單增加15,我可以給你降8。”
“成交。”劉好仃伸出手,“君子一言。”
——
下午兩點,劉好仃又約了粵玻實業的人見麵。對方姓陳,是位中層,穿著筆挺的西裝,手上戴著塊表閃閃發亮。
“劉哥,久仰。”陳經理握手時帶著笑意,“我們聽說貴廠最近在調整采購策略?”
“談不上調整,就是想多了解幾家。”劉好仃還是那身洗得泛白的工作服,但精神十足,“你們樣品我讓質檢提前看了,質量不錯。”
“那就說明白點吧。”陳經理也不繞彎子,“我們可以簽年度框架協議,但需要預付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