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會議室門口,手裡捏著一遝打印得整整齊齊的《成本監控操作手冊》。這本小冊子是他和小張熬了兩個通宵整理出來的,封麵是車間照片拚成的背景,標題是用加粗宋體打上去的,看著不怎麼講究,但內容實打實。
他推開門,屋裡已經坐了幾個人。王師傅坐在角落裡,手裡拿著那本草案翻來翻去,像是在看小說,其實眼神一直沒離開過劉好仃的方向。
“大家都到齊了吧?”劉好仃把手冊分發下去,“今天咱們正式成立成本監控小組。”
“老劉,”有人開口,“我們這邊任務都排滿了,哪有時間搞這個?”
“理解。”劉好仃點點頭,“不過上周三號線能耗高了20,你們猜是怎麼發現的?”
沒人說話。
“是因為我們開始記賬了。”他頓了頓,“不是為了找誰麻煩,是為了彆讓錢白白流走。”
氣氛有點僵。
“廠長也簽字了。”他補了一句,語氣還是那樣溫和,但話裡的分量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年終考核這塊,也會參考配合程度。”
空氣像被抽了一層水汽,乾巴巴地懸著。
王師傅合上手冊,輕輕點了點頭。
——
製定《操作手冊》的過程比想象中還要瑣碎。
財務部老李隻甩了個exce模板過來,連數據都沒整理。“你要格式統一,你自己弄吧。”他說得輕巧。
劉好仃也沒多說什麼,直接打開電腦,自己寫了個轉換腳本。小張看他敲代碼的樣子,有點驚訝:“你還懂這個?”
“年輕時候學過點皮毛。”他笑了笑,“現在靠經驗吃飯,但也得跟得上時代。”
他們用了整整一個下午,把舊數據清洗出來,導入新係統,還自動生成了對比圖表。
“你看這個趨勢。”劉好仃指著屏幕,“如果早半年就開始監控,至少能省下一筆維修費。”
小張看著那些起伏的曲線,突然覺得這份工作好像也沒那麼枯燥。
隻是她沒注意到,在某個公式裡,劉好仃誤用了去年某月的一個錯誤單價。那個數字藏在一堆數據裡,像一根細針,悄悄埋進了土壤。
——
培訓那天,劉好仃特意選了午飯後的時間。他知道這時候人最容易犯困,但也最願意聽點新鮮事。
“這不是考試。”他在台上說,“就是教你們怎麼填表,怎麼發現問題,怎麼反饋。”
台下坐著的都是熟麵孔,也有幾個生臉,是臨時調來的。
講完之後,他還錄了個視頻,打算放給輪班的人看。
可夜班的小趙因為臨時換崗,錯過了培訓。
第二天一早,劉好仃收到一份報表,裡麵的數據全亂了套。
他找到小趙,對方一臉尷尬:“我真不知道該填哪裡。”
“沒事。”劉好仃拍拍他肩膀,“我再給你講一遍,你錄下來自己看。”
後來,他在車間公告欄貼上了圖解版的操作流程。圖文並茂,一看就懂。
隻是那張圖裡用的例子,正是那批編號異常的新產品批次。他當時沒想那麼多,隨手拿了一份最近的報告當樣本。
現在想想,有些東西,從一開始就在慢慢浮出水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