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車間門口,手裡捏著一張打印紙,上麵是昨天剛整理出來的《團隊階段性目標實施方案·初稿》。晨光從鐵皮屋頂的縫隙裡斜斜地灑下來,在他腳邊畫出幾道金色的線。
他低頭看了看表,快到早會時間了。
“組長!”小林從後麵跑過來,手裡還拿著半塊沒吃完的麵包,“我剛剛把可視化牆的草圖畫好了,你覺得放在食堂旁邊那麵空牆怎麼樣?”
“你小子動作挺快啊。”劉好仃接過圖紙,上麵畫得還挺像那麼回事,幾個柱狀圖、折線圖排布整齊,角落裡還畫了個笑臉表情。
“我昨晚失眠,就順手畫了。”小林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挺好。”劉好仃點點頭,“等下開完會,咱們去實地看看。”
早會照常進行,各班組長陸續到場,站的位置都跟往常差不多。王師傅還是靠著牆角,老張在翻報紙,隻是這次不是沉默地看著桌麵發呆了。
劉好仃清了清嗓子,打開投影儀,屏幕上出現了一段視頻——三車間因為信息延誤,導致整批玻璃報廢的過程回放。
畫麵裡的叉車緩緩推進,操作員喊了一聲“準備到位”,但隔壁班組沒人回應。幾秒鐘後,傳送帶啟動,玻璃片滑入錯誤的處理流程。
畫麵定格在一堆碎玻璃上。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這不是上周的事嗎?”王師傅皺眉。
“對。”劉好仃關掉視頻,“這事兒當時大家都知道了,但有沒有人真正想過,它為什麼會發生?”
沒人說話。
“我們定了目標,要提升協作效率10。”劉好仃頓了頓,“可如果連最基礎的信息傳遞都做不好,這個目標就是空的。”
他從包裡拿出一疊匿名紙條,分發下去,“今天不討論結果,隻說問題。你們覺得,工作中最大的協作障礙是什麼?寫下來,監督小組統一彙總。”
紙條很快收上來,堆在桌上。
有人寫道:“有時候不是不想配合,而是根本不知道彆人在做什麼。”
也有人寫:“任務分配不清楚,乾到最後才發現自己多做了。”
還有人寫著:“開會太多,但沒用。”
劉好仃看完,抬頭掃視一圈,“這些問題,都不是哪一個人的責任。是我們整個流程出了毛病。現在的問題不是‘誰錯了’,而是‘怎麼改’。”
王師傅喝了口保溫杯裡的茶,“聽上去倒不像以前那種空口號。”
“不是口號。”劉好仃笑了笑,“是所有人願意為之負責的事。”
老張合上報紙,“那下一步呢?”
“第一步,先把這些痛點列出來。”劉好仃指了指桌上的紙條,“第二步,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小林在一旁記錄,眼神比前幾天亮了不少。
會議結束時,陽光已經鋪滿了整個車間門口。
“組長,”小李湊過來,“我覺得那個可視化牆的想法可以早點弄起來,讓大家看到進展,不然光靠嘴說,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你說得對。”劉好仃點頭,“走,帶我去看看那麵牆。”
他們來到食堂旁的一麵空牆前,牆麵有些斑駁,但麵積不小。
“這裡貼進度圖表,這裡留個留言板,這邊還能掛個意見箱。”小林一邊比劃一邊興奮地說。
“行。”劉好仃看著他,“你來牽頭,小周協助數據更新,有問題隨時找我。”
“沒問題!”小林用力點頭。
第二天上午,牆上已經釘上了第一塊展示板,上麵貼著本周的協作任務完成率曲線圖。
王師傅路過時停了一下,站在那兒看了好一會兒。
“這玩意兒……好像真有點意思。”他低聲嘟囔了一句,然後轉身走了。
到了下午,二車間班長主動來找劉好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