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百葉窗斜斜地落在會議室的長桌上,把幾張白紙映得像是鋪了層金箔。劉好仃坐在主位,手裡捏著一支紅筆,正對著那張剛整理好的評分細則表出神。
“這玩意兒比算工資還難。”他嘟囔了一句,抬頭掃了眼在座的幾位評估員,“你們誰先來?”
小周坐在角落裡,手裡正翻著昨天的評估記錄,聞言抬起頭:“劉哥,我覺得‘團隊協作’這塊,咱們得分得再細點。昨天有個組,明明配合挺默契,結果分數還沒隔壁那個單打獨鬥的高。”
“那是因為人家操作確實快。”阿梅插話,“但你說的也有道理,團隊協作確實不該被忽視。”
劉好仃點點頭,把紅筆在紙上輕輕點了點:“所以今天咱們的任務,就是把每個項目的分值和標準都定下來,彆再出現昨天那種‘一個操作快、一個配合好,分數卻差一大截’的情況。”
會議室裡頓時熱鬨起來,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聲此起彼伏。
“我覺得‘操作規範性’和‘安全意識’應該各占20,畢竟咱們是製造業,安全第一。”小周一邊說一邊翻出幾份評估報告,“你看,昨天有個小夥子,操作速度是快,但手套都沒戴全,萬一出事,咱們擔不起。”
“我同意。”阿梅點頭,“不過‘應急反應’也不能太低,畢竟咱們這行,突發狀況太多了。”
“那就定15?”劉好仃提了個建議,“再加個‘改進空間’,占10,這樣既鼓勵進步,也留有餘地。”
“行,這個我讚成。”小周在本子上記下,“那‘團隊協作’呢?”
“15吧。”劉好仃笑了笑,“咱們不是要挑出幾個尖子,而是要整個團隊都提升。”
阿梅翻了翻記錄:“那剩下的10給‘綜合表現’?”
“對,比如有沒有主動提出問題,或者在演練中有沒有帶動隊友之類的。”劉好仃說著,把紅筆一擱,“這不就齊了?”
會議室裡一片沉默,幾人低頭核對,氣氛突然安靜下來。
“劉哥,”小周忽然開口,“那具體怎麼打分?比如‘操作規範性’,怎麼才算規範?”
“問得好。”劉好仃從文件夾裡抽出一份表格,“我昨天晚上做了個評分細則,每項都有參考案例。比如‘操作規範性’,分為五個等級,從完全不規範到完全符合標準,對應1到5分,再乘以權重。”
“這太細致了吧?”阿梅翻著表格,有點驚訝,“你昨晚熬夜了?”
“沒事兒,睡得少點,腦子還清醒。”劉好仃笑著,“咱們得把標準統一了,不然後麵評估的數據就沒法比。”
“這表格要是整理成模板,以後彆的培訓也能用。”小周一邊看一邊點頭,“劉哥你這腦子,不去做hr真是屈才了。”
“我可沒那個命。”劉好仃擺擺手,“我這人就適合跟玻璃打交道。”
阿梅翻到“應急反應”那一欄,皺眉道:“劉哥,這個‘突發狀況應對’,評分標準是不是太複雜了?”
劉好仃接過表格看了看,點頭:“確實有點,咱們得簡化一下,不然評估的人光是看標準就頭疼。”
“那我來改。”小周自告奮勇,“我按實際情況把每項都拆成三個等級,簡單明了。”
“好,你來改。”劉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們的目標不是把標準定得多麼學術,而是讓大家都能看得懂、用得上。”
會議室裡又熱鬨起來,幾個人圍在一張桌子前,一邊翻記錄一邊改表格,氣氛輕鬆又專注。
時間過得飛快,等他們再抬頭時,窗外的陽光已經移到了正中央,把會議室照得亮堂堂的。
“差不多了吧?”劉好仃問。
“我這邊改完了。”小周把表格遞過去,“你看看。”
劉好仃接過表格,仔細看了一遍,點點頭:“行,這個版本比原來的更清晰,也更容易操作。”
阿梅也點頭:“我覺得可以了。”
“那就定下來。”劉好仃拿起紅筆,在表格最上方寫上“統一評估標準試行)”幾個字,“從今天開始,所有評估都按這個來。”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掌聲,雖然不大,但帶著幾分完成任務的輕鬆。
“劉哥,”小周忽然問,“那接下來呢?”
“接下來?”劉好仃笑了笑,“接下來就是看數據、找問題、做調整。培訓不是一次性的,是持續的過程。”
阿梅點頭:“是啊,評估隻是手段,真正的目標是提升。”
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窗外忙碌的生產線,陽光灑在他臉上,帶著幾分沉穩和堅定。
“咱們不是要讓大家變成一樣。”他回頭看著兩人,“而是要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
小周和阿梅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認同。
“劉哥,”小周笑著說,“你說咱們要是把這些標準整理成文檔,會不會被上麵表揚?”
劉好仃笑了笑,沒接話,隻是轉身坐回桌前,拿起那張表格,輕輕地摩挲了一下邊角。
“表揚不表揚的不重要。”他說,“重要的是——咱們的工人,變得更厲害了。”
窗外,微風拂過廠區的綠植,葉片輕輕搖晃,仿佛也在為這份收獲鼓掌。
而劉好仃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他低頭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句話:
“標準統一,隻是第一步。”
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
“劉哥,”一個評估員探頭進來,“下一批評估員到了,是不是現在就開始培訓?”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