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辦公室窗邊,手裡捏著那張展會宣傳單,陽光透過玻璃照在紙麵上,把“gerany”幾個字母照得發亮。
他翻了個麵,背麵印著幾個小字:“2025internationagassexpo–frankfurt”。
“法蘭克福……”他低聲念著,嘴裡有點發酸,像是咬了一口還沒熟透的青蘋果。
門被推開,小王探進半個身子,手裡抱著一堆打印出來的資料,邊角都卷了邊。
“師傅,我查了幾個數據庫,發現海外市場的資料比咱想象的還亂。”他把資料往桌上一放,紙張嘩啦啦地散開,“有的報告是五年前的,有的連單位都寫錯了,還有好多英文……我看得頭都大了。”
劉好仃沒說話,把宣傳單往桌上一拍,像是敲了個章。
“那就從頭開始。”他說,“先搭個架子,再往裡填內容。”
“搭架子?”小王一愣,“您這是要搞個國際調研辦公室?”
“差不多。”劉好仃笑著擺擺手,“咱先分個區域,東南亞、歐洲、北美,三個方向。每個方向配兩個人,先做基礎調研。”
小王點點頭,掏出筆記本開始記:“那調研內容呢?您說具體點。”
“三塊。”劉好仃伸出三根手指,“一是政策環境,得知道人家進口玻璃製品有什麼限製;二是市場需求,得弄清楚他們喜歡什麼類型的玻璃;三是競爭格局,得看清楚咱們進去以後,對手是誰。”
小王邊記邊點頭,嘴裡嘟囔著:“聽起來像是去打一場仗。”
“本來就是一場仗。”劉好仃笑了笑,“隻不過咱們手裡拿的不是槍,是數據。”
小王合上筆記本,歎了口氣:“那我現在去整理資料?”
“不急。”劉好仃指了指桌上的資料堆,“先分個類,把東南亞的放一邊,歐洲的放另一邊,北美的單獨放。”
小王看著那堆亂七八糟的紙,有點犯愁:“這得整理到什麼時候……”
“慢慢來。”劉好仃拍拍他的肩膀,“你不是說咱們現在像新員工嘛,得從頭學。”
小王苦笑著點頭:“是是是,我這就開始整理。”
說完,他抱著一堆紙轉身出門,留下一地紙屑和幾縷墨香。
小王一坐下就開始分類,他先把所有中文資料挑出來,又把英文的按國家分開放。
“東南亞這塊,政策還算寬鬆。”他一邊翻一邊念叨,“但市場需求這塊,資料太少了……”
他翻到一份中文報告,標題是《中國玻璃製品在東南亞市場出口分析2023)》,打開一看,裡麵有一段話讓他眼前一亮:
“中國玻璃企業在東南亞市場正快速崛起,憑借價格優勢和靈活的供應鏈體係,正在逐步替代部分本地品牌。”
他盯著這段話看了好幾秒,嘴角慢慢揚起。
“這可真是個好消息。”他自言自語,“咱們要是能打進東南亞市場,說不定真能分一杯羹。”
他正準備繼續往下看,手機響了。
是劉好仃發來的消息:
【老李說他明天要去廣州一趟,順道去看看那邊的涉外玻璃貿易公司,你這邊資料整理完可以發他一份。】
小王回了個“好”字,然後盯著那句話又看了一遍,心裡有點激動。
“走出去……”他輕聲念著,“還真不是說著玩的。”
會議室裡,劉好仃和老李坐在長桌兩側,桌上攤著幾張地圖和幾份打印出來的資料。
“你真打算讓人去實地調研?”老李端著保溫杯,喝了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