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門在底層緩緩打開,劉好仃和小王一前一後走了出來。夜風穿過大廳的旋轉門,在兩人之間打了個旋兒,吹得小王頭發都翹了起來。
“我跟你說,巴西那邊的咖啡特彆苦。”小王一邊整理被風吹亂的劉海一邊說,“上次出差回來,我三天沒敢碰黑咖啡。”
“那是因為你喝的是他們本地人自己種的。”劉好仃笑了笑,“真正的巴西咖啡,其實挺柔和的。”
“你怎麼知道?”小王好奇。
“以前廠裡有個巴西客戶來參觀,帶了一罐自家產的豆子。”劉好仃回憶道,“他說那是他爺爺種的,每年就收那麼一點點。”
“聽起來像寶藏。”
“差不多吧。”
兩人邊走邊聊,走到廠區門口時,劉好仃突然停下腳步。路燈下,一隻流浪貓正蹲在垃圾桶旁邊,歪著腦袋看著他們,眼神裡透著幾分警覺,又帶著點期待。
“它是不是餓了?”小王問。
“估計是。”劉好仃從口袋裡摸出半塊沒吃完的餅乾,輕輕放在地上。貓遲疑了一下,還是跳下來叼起餅乾,三兩口吃完了,又抬頭看了看他倆,尾巴輕輕搖了搖,像是道謝。
“這貓也懂禮貌啊。”小王笑了。
“動物比人簡單。”劉好仃拍拍褲子上的灰,“它們知道誰對它們好。”
小王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對了,明天會議安排好了嗎?”
“嗯,九點開始。”劉好仃看了眼手機,“市場部那邊已經把初稿發過來了,一會兒我再檢查一遍。”
“文化手冊的事兒真不容易。”小王歎了口氣,“光是巴西的節日就夠寫一本小冊子了。”
“彆急,慢慢來。”劉好仃語氣輕鬆,“我們不是要寫百科全書,是要讓彆人看得懂、記得住。”
第二天早上,會議室已經坐滿了人。市場部、人事部、物流部的人都來了,桌上擺著幾份打印好的《國際拓展文化手冊》初稿,封麵還帶著打印機剛出來的餘溫。
“各位早。”劉好仃走進來,把包放在椅子上,“咱們今天先把巴西這塊敲定,後麵再推進其他區域。”
“劉哥,”市場部的小李舉手,“我們在整理資料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狂歡節的日期好像標錯了。”
“哦?”劉好仃拿起手冊翻到相關頁,“具體哪一天?”
“原稿寫的是二月二十號,但我們查了最新資料,今年應該是二月十三號。”
“這個細節不能馬虎。”劉好仃點頭,“你們做得對。等會兒我跟培訓組那邊說一聲,以後所有手冊內容必須經過文化校驗環節,不然到了當地鬨笑話。”
“明白。”
會議繼續進行,大家討論得熱火朝天。中午休息時,劉好仃一個人坐在茶水間翻看手冊,手指在“巴西人際關係特點”那一欄停頓了一下。
“巴西人重視個人關係,初次見麵喜歡用握手禮,但更傾向於通過非正式交流建立信任……”
他若有所思地記下幾個關鍵詞,心想:怪不得剛才物流部那位同事提到他在巴西出差的經曆。
下午兩點,物流協調會準時開始。供應鏈主管老周皺著眉頭翻著手裡的文件:“劉哥,巴西這批貨優先級太高了吧?國內訂單都排不過來了。”
“我知道你的顧慮。”劉好仃不急不躁,“但這批貨是試點項目的第一步,如果一開始就把節奏拖慢了,後續影響更大。”
老周歎了口氣:“你是領導,聽你的。”
“但我也不會讓你難做。”劉好仃笑著遞過去一份調整表,“你看,我已經做了優化,把原本安排在這周的兩個普通訂單往後挪了兩天,這樣既不影響巴西,也不會耽誤太多國內客戶。”
老周仔細看了一遍,點了點頭:“行,這個我可以接受。”
“另外,聯絡人機製你也看看。”劉好仃指著表格,“深圳這邊我會安排專人對接,有問題隨時溝通。”
“這事靠譜。”老周終於露出點笑容,“說實話,我還是挺支持你們這次計劃的,就是怕執行起來太亂。”
“那就一起把它理順。”劉好仃伸出手,“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老周握了握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