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坐在辦公室的窗邊,手裡拿著一張客戶留言的截圖。陽光透過玻璃灑在桌麵上,把那行字照得格外清晰。
“你們的產品質量沒問題,就是我們提的需求沒人聽。”
他盯著這句話看了很久,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紙張邊緣。窗外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像是某種低沉的背景音,襯托著他內心的思緒。
小林推門進來時,正看見他皺著眉在紙上寫東西。
“又碰上難題了?”她順手把一杯奶茶放在桌上,熱氣騰騰的杯壁上還凝著水珠。
劉好仃抬起頭,笑了笑:“這次不是難題,是提醒。”
他把那張紙推過去,“你看,咱們現在品牌名聲出去了,客戶也願意說話了。可問題是……他們說的話,沒人聽。”
小林接過紙,掃了一眼,眉頭也皺了起來:“這意思是我們服務沒跟上?”
“不止是服務。”劉好仃拿起筆,在本子上寫下幾個關鍵詞,“反饋分類、服務追蹤、個性化溝通。”
他頓了頓,語氣平靜卻堅定:“客戶不是數據,是人。我們得學會聽他們說什麼,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我們在聽。”
小林點點頭,若有所思地坐下:“那你打算怎麼做?”
“先整理。”劉好仃翻開市場部提供的客戶留言彙總表,密密麻麻的文字裡藏著無數聲音,“把這些留言分門彆類,看看哪些問題最常見,哪些客戶最有代表性。”
“聽起來像個大工程。”小林歎了口氣。
“再大的工程,也是從一塊磚開始壘的。”劉好仃笑了,“而且你猜怎麼著?我發現有幾個老客戶,三年來一直在下單,但我們連個正式對接人都沒有。”
“啊?!”小林瞪大眼睛,“這也太離譜了吧!”
“所以我說,這不是質量問題,是信任問題。”劉好仃輕輕合上表格,“客戶以為我們變了,其實是我們沒變——還是那個隻管生產不管服務的老廠。”
小林低頭看著那張紙,忽然抬頭:“那我們該變一變了。”
劉好仃點點頭:“對,從現在開始。”
第二天的會議室裡,氣氛比前幾天多了幾分緊張。
各部門負責人陸續落座,桌上擺著各自帶來的資料。市場部的小王抱著電腦,銷售部的老李拎著厚厚的訂單記錄,客服部的阿芳則帶來了一遝客戶投訴錄音摘要。
“各位,”劉好仃站在白板前,寫下“客戶關係管理”五個字,“今天我們不是來討論銷量的,也不是來分析品牌的。我們要做的,是重新認識我們的客戶。”
他轉身麵對眾人:“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客戶的留言越來越多?有的說產品不錯,有的說服務不行,還有的說根本沒人理他們。”
老李哼了一聲:“那是因為廣告打得太響,客戶都冒出來了。”
“沒錯。”劉好仃點頭,“但冒出來之後呢?我們不能隻歡迎他們下單,還要歡迎他們說話。”
小王翻著手裡的報告:“可問題是,每個部門的理解都不一樣。銷售覺得客戶就是催單對象,客服認為隻是處理投訴,市場嘛……好像更關心怎麼用客戶做宣傳。”
“這就是問題所在。”劉好仃拿起白板筆,在黑板上畫出一個流程圖,“客戶不是從天而降的訂單,而是有旅程的人。從第一次接觸到售後服務,每一步都可能影響他們的感受和決定。”
他指著圖上的幾個空白點:“而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在這些節點上,幾乎沒有人負責。”
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阿芳遲疑地開口:“那你覺得該怎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