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燈光還亮著,窗外的玻璃幕牆在夜色中泛著柔和的光。劉好仃坐在桌前,手裡拿著一支紅色記號筆,在一份客戶名單上輕輕劃動。
他麵前擺著三份不同的方案:節日回訪、定製禮品、感謝信撰寫模板。
“這次不是為了賣產品。”他自言自語,“是讓他們知道,我們在聽。”
小林敲門進來,手裡抱著一遝打印好的資料:“劉哥,這是篩選出來的老客戶名單,合作三年以上但幾乎沒怎麼正式接觸過的,一共十七家。”
“十七家?”劉好仃笑了笑,“那這個月,咱們得忙起來了。”
阿芳也湊了過來,手裡拎著兩個熱乎的飯盒:“你們還沒吃飯吧?我順路帶了點粥和包子。”
“你這姑娘心真細。”劉好仃接過飯盒,“不過今天可不隻是吃頓飯的事兒。”係統,一邊說,“剛才看到係統裡張工的信息更新了,情緒評估從‘冷淡’變成了‘中性’。”
“不錯。”劉好仃點點頭,“說明我們開始被聽見了。”
阿芳翻看著客戶名單,忽然指著其中一個名字:“這家公司在西北,訂單挺穩定,但從來沒人去拜訪過。”
劉好仃順著她的手指看過去,嘴角微微揚起:“嗯……是時候去看看了。”
他拿起筆,在那個公司名旁邊畫了個圈,又在下麵寫了一行字:“實地走訪,優先安排。”
小林咬了一口包子,含糊不清地說:“那要不要做個統一的關懷計劃?比如節日送禮、寫感謝信這些,彆讓客戶覺得我們隻是臨時起意。”
“正有此意。”劉好仃放下筷子,打開筆記本,“我們搞個‘客戶關懷月’,從節前開始,一直持續到年後返工高峰。”
“聽起來有點像商場的促銷活動。”阿芳笑著打趣。
“但我們不是賣東西。”劉好仃語氣認真,“我們要做的,是把那些被忽略的聲音,重新拾起來。”
幾天後,會議室裡氣氛熱烈。
市場部的小王正在展示設計好的禮品包裝:“這次選的是定製保溫杯,背麵印有客戶公司ogo,內膽刻著一句‘感謝一路同行’。”
“挺溫馨的。”阿芳點頭,“不過會不會太輕了?有些客戶可能覺得不夠重視。”
“重點不在貴重。”劉好仃插話,“而在用心。我們要傳達的是:我們記得您,感謝您,願意為您的反饋做出改變。”
銷售部的老李皺眉:“可這樣投入不少,萬一客戶不領情呢?”
“那就再努力一次。”劉好仃笑著說,“人與人之間,哪有一上來就投緣的?總得先邁出第一步。”
老李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行吧,我負責聯係幾個大客戶,安排回訪時間。”
“我也來幫忙。”小林舉手,“我可以整理每位客戶的專屬服務記錄,附在感謝信後麵。”
“對。”劉好仃翻開筆記本,“每封信都要手寫簽名,哪怕隻是一句‘希望下次能聽到您的新建議’。”
阿芳看著大家忙碌的樣子,忍不住感慨:“以前總覺得客戶就是數據,現在倒像是朋友了。”
“本來就是朋友。”劉好仃合上筆記本,“隻是我們以前沒好好做他們的朋友。”
張工的行程被排在了第一站。
劉好仃親自準備了禮物:一個定製保溫杯、一封手寫感謝信、一張客戶專屬服務卡,還有一塊經過邊緣優化的x187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