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玻璃窗上還殘留著昨夜雨水滑過的痕跡,陽光斜斜地穿透進來,在白板上投下一道道細長的光影。劉好仃站在桌邊,手裡握著一支紅色馬克筆,正盯著“goap_v1.xsx”的電子表格出神。
阿芳推門進來時,帶起一陣風,吹得桌上的紙張輕輕翻動。她手上抱著一遝打印資料,臉上帶著熬夜後的倦意,卻掩不住興奮:“德國那邊幾所重點理工院校的排名和專業方向我都整理出來了。”
“辛苦了。”劉好仃接過資料,隨手翻開,“有沒有特彆突出的?”
“有!”阿芳指著其中一頁,“這所大學的材料工程係,去年剛跟我們合作過那個‘輕量化玻璃結構優化’項目。”
“哦?”劉好仃眼神亮了起來,“那教授呢?”
“還在任教,名字我記得是……”阿芳翻了幾頁,“kausschneider。”
“老熟人了。”劉好仃嘴角一揚,“他上次來廠裡參觀的時候,還誇我們的質檢流程比他們實驗室還嚴謹。”
阿芳笑了,“要不我們先從這兒入手?”
“對。”劉好仃在紙上寫下幾個字,“第一站,德國。”
小張和老趙陸續走進來,會議桌很快被文件、筆記本電腦和咖啡杯占據。氣氛像一杯剛剛煮開的水,咕嘟咕嘟冒著泡。
“行程初步定了。”小張打開地圖軟件,“德國法蘭克福、意大利米蘭、美國芝加哥三地高校為主,時間跨度兩個月。”
“簽證怎麼辦?”老趙問。
“我已經聯係外事部了,他們會優先處理。”小張頓了頓,“但審批周期可能有點緊張。”
“那就提前準備。”劉好仃語氣堅定,“我們不能錯過畢業季的黃金時段。”
阿芳點頭,“我這邊也做了個計劃表,每個學校安排一場宣講會,配合當地教育機構做推廣。”
“宣傳資料呢?”老趙轉向小張。
“人力資源部正在整理公司介紹、崗位說明和薪酬手冊。”小張回答,“不過……有些內容可能需要調整。”
“比如什麼?”劉好仃問。
“德國學生更看重職業發展路徑,而美國學生則更關注福利和彈性工作製度。”阿芳補充,“我們可以根據不同國家的學生偏好,定製不同的宣傳內容。”
“聰明。”劉好仃讚許地點點頭,“我們要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隻招人,而是願意陪他們一起成長。”
老趙翻開一份數據報告,“財務那邊說預算有點緊,特彆是臨時出差這塊。”
“那就精打細算。”劉好仃笑了笑,“住經濟型酒店,吃食堂,把錢花在刀刃上。”
“可也不能太寒酸。”阿芳皺眉,“畢竟代表的是公司形象。”
“放心。”劉好仃拍拍她的肩膀,“咱們不是去旅遊,是去種樹。”
小張噗嗤一笑,“劉哥你最近怎麼總說這個?”
“因為現在做的事,就是種樹。”劉好仃看著窗外廠區忙碌的身影,“等這些樹長大了,我們就不用再四處找人了。”
會議室安靜了一會兒,隻有鍵盤敲擊的聲音。
阿芳忽然抬頭,“對了,你們誰英語口語比較好?”
老趙苦笑,“我那是三十年前的老底子了,連‘o’都說不利索。”
“我還可以。”小張舉手,“不過正式場合還是差點意思。”
“那得培訓。”劉好仃果斷決定,“下周開始,組織一次跨文化溝通培訓。”
“請誰來教?”阿芳問。
“讓公司外派回來的同事分享經驗。”劉好仃想了想,“再安排幾次模擬麵試,讓大家熟悉一下國外求職者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