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百葉窗的縫隙裡漏進來,在會議室的桌麵上畫出一道道金線,像是誰隨手畫下的五線譜,隻差一個音符就能奏響。劉好仃坐在桌邊,手裡捏著一支記號筆,筆帽已經掉了,墨水在指尖染出一小塊藍黑。
“昨天咱們已經把競爭對手的底兒摸得差不多了。”他開口,聲音帶著點沙啞,但透著股勁兒,“現在不是看彆人怎麼活,而是咱們怎麼活得更好。”
阿芳坐在對麵,筆記本已經翻開,眼神亮得像是剛充了電:“劉哥,你說咱們這次要從哪下手?”
“從‘命門’下手。”劉好仃笑了一下,轉身在白板上寫下兩個大字:“創新。”
“創新?”有人低聲重複,像是這個詞有點沉,得掂量掂量。
“對,創新。”劉好仃點頭,“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為了在國際品牌裡殺出一條路來。咱們得讓人記住,記住咱們是誰。”
他頓了頓,接著在“創新”下麵寫下兩個詞:技術創新、設計創新。
“這兩個,是咱們的突破口。”他說,“一個靠技術說話,一個靠設計打動人。”
阿芳皺眉:“可咱們怎麼知道,哪條路走得通?”
“那就多走幾條。”劉好仃笑了笑,“先試試,再選。咱們不是大廠,不能一擲千金,但咱們能快,能準,能狠。”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輕笑,氣氛輕鬆了些。
“來,大家先說說,你們覺得咱們在技術上還能怎麼突破?”劉好仃坐回座位,把筆一放,像是在等一場頭腦風暴。
“我覺得咱們的玻璃塗層技術可以再升級。”一個技術組的小夥子開口,“現在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咱們要是能在隔熱、防紫外線方麵再加點料,說不定能打出差異化。”
“這個方向不錯。”劉好仃點頭,“隔熱、防紫外線,再加上環保,咱們就能打出‘綠色科技’的概念。”
“那設計呢?”阿芳問。
“設計,就得靠感覺。”劉好仃說,“不是說誰畫得好看就叫設計,而是要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咱們的東西。”
“比如呢?”
“比如,咱們的產品能不能做成可定製的?比如,客戶可以在玻璃上加入自己的品牌標識,或者定製花紋,這樣不僅實用,還有辨識度。”
“這個點子有意思。”阿芳眼睛一亮,“咱們可以和一些高端客戶合作,推出限量款,提升品牌調性。”
“對,就是這個思路。”劉好仃豎起大拇指,“咱們不是要跟在彆人屁股後麵跑,而是要讓人回頭看看咱們。”
會議室裡一陣掌聲,不是那種敷衍的,而是發自內心的。
“不過,咱們也得現實一點。”劉好仃話鋒一轉,“創新不是喊口號,是得花錢、花時間、花精力的。誰來負責做成本評估?”
“我來。”阿芳舉手,“我可以找財務那邊配合,先做個初步測算。”
“行。”劉好仃點頭,“咱們不能光想著怎麼飛,也得知道翅膀能不能撐得住。”
“那咱們要不要找外援?”另一個成員問,“比如,跟高校合作?”
“這個點子不錯。”劉好仃看向阿芳,“你回頭可以聯係一下相關專業的教授,看看有沒有願意合作的團隊。”
“好。”
“那咱們現在分工。”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技術組繼續深化技術方案,設計組開始構思初步設計,阿芳負責成本評估和高校合作對接。咱們三天後再碰一次,看看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