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好仃站在樣品展示區的玻璃櫃台前,手裡拎著那個掉漆的保溫杯,杯底還沾著點水漬,像是剛泡過一壺茶。他盯著櫃子裡那個新設計的杯子,嘴角微微上揚。
“這玩意兒,真能走出去?”他自言自語,聲音不大,但剛好讓站在他旁邊的阿芳聽見。
“劉哥,你這是懷疑自己了?”阿芳笑著遞過來一份報告,“數據出來了,咱們得看看。”
“走,開會去。”劉好仃把杯子放下,像是放下一塊心頭的大石。
會議室比前幾天熱鬨多了,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的圖表,角落裡還堆著幾個沒來得及拆的快遞箱,全是不同國家寄來的市場反饋樣本。
“先說重點。”劉好仃坐下,把報告翻開,“國際市場的反應,怎麼樣?”
“整體向好。”阿芳指著一張折線圖,“在東南亞和歐洲幾個主要市場,品牌搜索量比上季度增長了百分之三十七,社交媒體上的提及率也翻了一倍。”
“這說明啥?”劉好仃抬頭。
“說明咱們的設計被看見了。”一個組員搶著說,“尤其是那個夜光杯底,很多人拍照發帖,說晚上喝水像拿著個星星。”
“星星?”劉好仃一愣,隨即笑出聲,“咱這是玻璃廠,不是童話屋。”
“可人家就喜歡這個調調。”阿芳說,“還有環保塗層,很多國外博主專門測評,說咱們的杯子用完能降解,環保又實用。”
“那數據有沒有水分?”劉好仃皺眉,“咱可不能自己騙自己。”
“我們也擔心。”阿芳翻到下一頁,“所以做了交叉驗證,國內的電商平台數據、海外的社交媒體熱度、還有幾個合作商的銷售反饋,都對得上。”
“那成本呢?”劉好仃問,“咱們的設計,有沒有把利潤壓得太狠?”
“這個問題我們也分析了。”財務那邊的小夥子接話,“雖然新材料貴了點,但銷量上去了,單件利潤反而比以前高了百分之十五。”
“好。”劉好仃點點頭,“看來這步棋,走對了。”
氣氛一下子輕鬆起來,有人開始討論下一步怎麼推廣,有人翻著數據圖比劃,還有人掏出手機查國外的社交媒體趨勢。
“不過。”劉好仃忽然開口,“咱們不能光看數據。”
“劉哥的意思是?”阿芳問。
“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咱們得看看,這些數據背後,消費者到底在想啥。”
“你是說……用戶反饋?”阿芳反應快。
“對。”劉好仃點頭,“不能光看轉發量點讚數,得看他們怎麼說,有沒有真心喜歡,有沒有吐槽,有沒有願意回購。”
“我來整理!”一個年輕的組員舉手,“我這幾天在翻評論,發現有個挺有意思的現象。”
“說說看。”劉好仃來了興趣。
“咱們那個杯底的小凹槽,本來是放茶包用的,結果很多用戶說,他們拿它當手機支架。”組員一邊說一邊笑,“說杯子一邊喝水一邊撐手機,一舉兩用。”
“哈哈。”會議室裡一陣笑。
“這說明啥?”劉好仃卻沒笑,“說明咱們的設計,有延展性。人家用了,還能自己加戲。”
“那咱們要不要順勢推出一個‘多功能係列’?”阿芳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