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從玻璃窗斜斜地灑進來,落在會議室的桌麵上,映出一片暖洋洋的光斑。阿芳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屏幕上的數據不斷滾動,像是在跳一支數字的華爾茲。
小李站在她身後,伸長脖子盯著屏幕,眉頭緊鎖:“東南亞航線延誤還在持續,歐洲那邊的關稅預警也還沒解除……劉哥,咱們這預案,得能扛住多大的風浪?”
劉好仃正站在白板前,手裡握著記號筆,筆尖在“應急預案”幾個字上點了點,像是在給這幾個字打節拍。
“風浪越大,咱們的預案就得越結實。”他轉過身,目光掃過兩人,“預案不是寫出來看的,是練出來的。”
“那咱們先從風險類型開始。”阿芳抬頭,“物流中斷、原材料短缺、政策突變……這些夠全了嗎?”
“全倒是全,但得分類。”劉好仃走到桌邊,拿起一份報告,“比如物流中斷,又分台風、罷工、運輸事故。原材料短缺,可能是產地政治動蕩,也可能是供應商倒閉。政策突變,又得分關稅、進出口限製、環保標準……”
“劉哥,你這分法,我聽著像是在點菜。”小李忍不住笑。
“對,咱們這就是在給風險點菜。”劉好仃也笑了,“誰先上,誰後上,得分清楚。”
阿芳低頭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那流程圖怎麼畫?每個風險都得有應對步驟吧?”
“當然。”劉好仃在白板上畫了個流程圖,“比如台風導致物流中斷,第一步確認延誤情況,第二步聯係備用港口,第三步協調運輸路線,第四步通知客戶調整交期。”
“聽起來挺順的。”小李點頭,“可萬一信息傳不到呢?”
“什麼意思?”阿芳問。
“比如係統和外部數據不兼容,信息更新延遲。”小李說,“咱們流程圖是理想狀態,可實際操作的時候,可能會有信息斷層。”
劉好仃沉思片刻,在白板上畫了個虛線框:“所以咱們得加個‘信息同步機製’,確保關鍵節點的信息能及時傳遞。”
“那誰負責?”阿芳問。
“你。”劉好仃指了指她,“你和小李一起,把信息同步流程也加進去。”
“明白。”
“那咱們就先從台風導致的物流中斷開始演練。”劉好仃拍了拍手,“下周一下午,模擬演練,全員參加。”
“演練?”小李皺眉,“不是寫個預案就完事了嗎?”
“演練是為了發現問題。”劉好仃說,“咱們不能光靠紙上談兵,得真上手。”
“可這不就是走個流程?”小李嘀咕。
“流程走好了,關鍵時刻才能救命。”劉好仃語氣堅定,“你以為台風會看咱們預案寫得好不好才來?”
阿芳忍不住笑:“劉哥,你這話說得,像在給台風上課。”
“那也得教它守規矩。”劉好仃一樂,“好了,下周演練,你們先準備資料,我去找it那邊協調係統支持。”
“那數據孤島的問題……”小李提醒。
“我知道。”劉好仃點頭,“你先列個清單,我找王主管吃飯。”
“又請飯?”阿芳笑,“上次一頓飯換了個係統模塊,這次你打算換什麼?”
“換一個數據接口。”劉好仃眨眨眼,“飯量得加大。”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笑聲,陽光透過玻璃窗灑在白板上,照著那些寫滿關鍵詞的字跡,像是給它們鍍上了一層金邊。
演練當天,會議室裡氣氛緊張。
“台風路徑更新,預計48小時內影響主要港口。”阿芳在屏幕上點了幾下,調出最新數據。
“物流中斷預警觸發。”小李打開流程圖,“按預案,第一步確認延誤情況。”
“聯係備用港口。”劉好仃沉聲指揮,“第二步。”
“備用港口反饋,裝載能力有限。”阿芳快速敲擊鍵盤,“第三步協調運輸路線。”
“運輸路線調整完成。”小李彙報,“第四步通知客戶。”
“客戶那邊說需要更詳細的說明。”阿芳皺眉,“他們擔心交期延誤影響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