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哥說得對,客戶不會直接告訴你市場要變,但他們會在對話裡留下線索。”
她拿出手機,拍了一張展廳裡的玻璃產品,發到群裡:“南美市場,環保認證是關鍵。”
東南亞組的調研地點選在曼穀。
小李和當地一位設計師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麵。咖啡館是玻璃結構的,陽光透過屋頂灑下來,照得桌上的咖啡杯泛著光。
“你們的玻璃,我們用過幾次。”設計師一邊攪拌咖啡一邊說,“但最近客戶更喜歡有自然元素的。”
“自然元素?”小李愣了一下。
“對,比如能融入自然景觀的玻璃,或者本身有自然紋理的。”設計師說,“不是那種特彆工業感的。”
小李翻著調研手冊,發現之前準備的問題大多是關於“設計感”的,但顯然,客戶要的不是“設計感”,而是“自然融合”。
他趕緊調整問題:“那你們覺得,什麼樣的玻璃最能體現自然?”
設計師想了想:“比如顏色偏柔和的,或者表麵有類似木紋、石紋的紋理。”
小李在本子上記下:“自然融合=設計感+環境適配”。
他忽然想起劉好仃說的那句話:“客戶不會直接告訴你市場要變,但他們會在反饋裡留下線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拿出手機,拍了張咖啡館的玻璃窗,發到群裡:“東南亞市場,自然融合是關鍵。”
回到深圳,阿芳和小李坐在會議室裡,各自整理調研筆記。
“南美那邊,環保認證是重點。”阿芳說,“他們對可持續材料的接受度很高。”
“東南亞呢,客戶更喜歡自然融合的設計。”小李說,“不是那種太工業風的。”
劉好仃聽完,點點頭:“看來我們數據庫裡的‘趨勢觀察點’,得加兩個新標簽了。”
阿芳在文檔裡新建了兩個子模塊:
環保認證自然融合
她看著這兩個詞,忽然覺得整個“趨勢觀察數據庫”像是一個活的生命體,在一點點長大。
“劉哥,”她問,“那我們接下來做什麼?”
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
趨勢觀察數據庫進階版)
然後,在下麵畫了一個箭頭,指向“國際市場調研報告”。
“接下來,”他說,“我們要把調研結果整理成報告,為後續的洞察和決策提供支撐。”
小李伸了個懶腰:“感覺我們像是在寫一本市場趨勢的書。”
“那我們就是市場趨勢的作者。”阿芳笑著說。
陽光透過玻璃窗,落在文檔標題上:“趨勢觀察數據庫進階版)”。
這一刻,辦公室裡沒有喧囂,隻有鍵盤敲擊的聲音,和偶爾翻動資料的沙沙聲。
市場的心跳,正一點點被他們聽見。
阿芳剛要開口說什麼,小李忽然指著電腦屏幕:“劉哥,你看這個——”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