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咱們不是全麵老化,而是認知分裂。”劉好仃看著白板,“有些地方覺得我們老,有些地方覺得我們穩,有些地方甚至覺得我們有底蘊。”
“那怎麼辦?”阿芳問。
“分類應對。”劉好仃果斷道,“咱們把市場分成兩類:一類是‘認知老化型’,比如歐美;一類是‘認知模糊型’,比如東南亞。不同市場,不同策略。”
“那咱們得做個報告。”小李說,“把問題列清楚,後麵才能對症下藥。”
“沒錯。”劉好仃點頭,“現在不是想怎麼改,是想怎麼分析。”
阿芳開始整理數據,小李繼續調試語義模塊,劉好仃則坐在白板前,看著那一串關鍵詞,像在看一麵鏡子。
“品牌老化,不是我們變老了。”他低聲說,“是彆人眼裡的我們,沒跟上他們的變化。”
窗外,風輕輕吹過,玻璃幕牆反射出的光斑晃了晃,像是誰眨了眨眼睛。
“老客戶不會突然不認我們。”他說,“但新客戶,得讓他們重新認識我們。”
阿芳在筆記本上寫下:“品牌老化指數:初步建立;認知分裂:歐美偏老,東南亞偏穩;建議分類應對。”
“報告初稿可以了。”她說,“但我覺得,咱們得加一段話。”
“什麼話?”
“關於‘品牌是誰’。”
劉好仃點頭:“對,品牌不是我們覺得自己是誰,是彆人覺得我們是誰。”
他拿起筆,在報告末尾添了一句:“品牌認知,是他人眼中的你,而不是你眼中的自己。”
小李把報告導出,發到共享文檔裡,屏幕跳了一下,跳出一條新留言。
“留言人匿名。”阿芳念道,“‘你們不是老,是沒人知道你們是誰。’”
劉好仃看了眼那句話,笑了笑。
“這句話,挺準。”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工廠外牆上那麵斑駁的公司標誌。
風吹過,牆上的廣告布輕輕晃動,露出一角褪色的ogo。
“下一步。”他說,“是讓他們知道我們是誰。”
他轉身,看向還在敲鍵盤的阿芳和小李。
“但現在,我們得先搞清楚,他們希望我們是誰。”
小李停下敲擊,抬頭:“劉哥,你是不是已經有想法了?”
劉好仃沒回答,隻是拿起白板筆,在“品牌老化指數”旁邊畫了一個新框,寫下:“品牌調性建議”。
他看著那幾個字,眼神堅定。
“先不急著改。”他說,“先得讓他們,重新認識你。”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