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出現了幾組數據圖表,還有幾條用戶評論的摘錄。
“歐美市場對新視覺形象接受度較高,尤其是年輕群體,認為‘更有現代感’。”阿芳開始彙報,“但東南亞市場反饋略顯複雜,部分老客戶表示‘品牌變得陌生’。”
劉好仃聽著,沒說話。
“有一條評論是這樣的。”阿芳翻到下一頁,“‘這個品牌好像不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了。’這條評論被轉發了三十多次,說明有不少人有類似感受。”
會議室裡安靜了幾秒。
“你們怎麼看?”劉好仃問。
“我覺得已經很好了。”小李說,“視覺更新總會有陣痛期。”
“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忍痛。”劉好仃說,“我們不是要讓所有人喜歡,而是要讓真正理解我們的人,一眼就能認出我們。”
設計師小林皺眉:“那我們要不要改ogo?”
“不是改ogo。”劉好仃搖頭,“是改我們怎麼講這個ogo的故事。”
他拿起筆,在白板上寫下:“品牌是誰,是彆人眼裡的你。”
“我們現在的視覺語言,是‘現代’和‘專業’。”他說,“但還不夠‘通透’,不夠‘有溫度’。”
阿芳在筆記本上記下:“視覺語言:現代、專業、通透、有溫度。”
“我們得讓視覺語言不隻是‘看起來不一樣’。”劉好仃繼續說,“而是讓人覺得,‘哦,原來你們是這樣的人’。”
“那怎麼做?”市場部的小王問。
“再觀察三個月。”劉好仃說,“重點看用戶情感層麵的認同。我們不是在改ogo,是在改彆人對我們的印象。”
他頓了頓,看著大家:“我們不是要讓人記住這個ogo,而是要讓人記住我們是誰。”
會議室裡再次安靜下來。
隻有窗外的風還在吹,玻璃幕牆上的光斑像在跳舞。
“我記下了。”阿芳輕聲說,在筆記本角落寫下那句話。
會議結束,大家陸續離開。
劉好仃站在窗邊,看著外麵的玻璃幕牆。
夕陽的光打在上麵,像是誰眨了眨眼睛。
他摸了摸口袋,那顆薄荷糖已經化完了。
他輕輕吹了口氣,仿佛在吹走什麼。
“隻要心裡平,做出來的東西就不會歪。”他低聲說。
風又吹過,光斑晃了晃,像是誰眨了眨眼睛。
茶水間的燈還亮著,他走過去,給自己倒了杯水。
水杯裡晃動著微弱的光斑,像玻璃的影子。
他端起水杯,走向辦公室。
“讓世界看見我們的方式。”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