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壺嘴那縷白氣還沒散儘,劉好仃的手還停在半空,像被什麼看不見的東西黏住了。阿芳問完那句“拿什麼招待”,沒人接話,隻有打印機在角落哢噠哢噠地吐著紙,聲音比平時響了三分,仿佛也想插句嘴。
老張拿著晨會記錄本往外走,墨跡蹭在指腹上有點癢——這感覺他熟,跟三十年前第一次摸到玻璃模具時一模一樣,粗糙又踏實。
半小時後,打印區旁的小桌邊圍了三個人。
小林盯著屏幕,臉皺成一團:“劉哥,德國用戶回罵了!說我套他話,還說我們客服是ai批量複製!”
劉好仃湊過去看,那條英文留言底下掛著個翻白眼的表情包,活像一隻剛起床的貓頭鷹。
他沒刪,反而拍了下手掌:“來得好!說明咱們昨天太順,差點忘了——人不是模板養出來的,是細節喂大的。”
阿芳低頭翻筆記,筆尖戳破了一頁紙,像不小心戳破了一個泡泡糖。
小林嘟囔:“我以為老張那句‘想請吃飯’放之四海皆準呢……”
“錯就錯在這兒。”劉好仃拿起馬克筆,在牆上貼著的流程圖旁邊空白處唰唰寫下三組符號:、、。
“以後每條反饋,先打三個標簽:情緒強度、訴求類型、文化語境。比如德國這位,++,得剛中帶細,不能瞎熱情。”
阿芳眼睛亮了,順手撕下一張便簽抄下來,貼在電腦邊框。紙角剛好壓住昨天空調冷凝水留下的濕痕,像給屏幕戴了個透明耳環。
小林嘀咕:“聽著像點菜——微辣不要香菜加蛋花。”
“對嘍。”劉好仃點頭,“服務不是念稿子,是炒菜。火候不對,神仙也救不了。”
下午兩點,陽光斜切進車間,把客服工位集群照得像個迷你舞台。
沙特用戶的視頻來了:一隻虎斑貓正用爪子撕包裝袋,背景音還有小孩笑。
越南區同時彈出五條好評:“回得好快!”“比我媽還勤快!”“你們是不是住在手機裡?”
老張盯著視頻看了十秒,突然開口:“我回他一句帶貓糧的。”
阿芳愣住:“啥?”
“就說:‘您家主子眼光毒,下次寄點小魚乾來換包裝秘方?’”
小林噗嗤一聲:“張哥你這是要把貓變成合夥人啊?”
老張咧嘴一笑,銀牙閃了一下:“貓都懂包裝好壞,咱還能不懂?”
劉好仃沒笑,反而掏出手機點了兩下:“教你們個篩水軍的小招——叫‘三秒反問法’。”
他指著越南那幾條好評:“現在統一回一句‘謝謝誇獎!下次帶特產來坐坐?’如果24小時沒回,基本就是刷的,歸檔就行。”
小林邊操作邊嘀咕:“這比我媽查我手機還精……”
劉好仃一聽,立馬把馬克筆塞他手裡:“那你寫個‘防媽攻略’,放新人培訓包裡。”
小林差點被口水嗆到:“啊?真要寫?”
“寫!”劉好仃指著他鼻子,“標題就叫《如何讓你媽以為你在認真學習》。”
阿芳憋著笑打字,光標在“特產”後麵停了兩秒,刪掉一個感歎號。
她想起昨天也刪過一次,那時還怕太熱情。現在倒覺得,熱情不怕多,怕假。
下班前十五分鐘,白板前又聚齊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