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軌並行。”劉好仃宣布,“係統自動判級,人工可複議。複議結果,反向訓練模型——咱們教它,它再教自己。”
流水線重新啟動。係統生成首份運行報告:
流程耗時縮短40,人工乾預率1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小林盯著屏幕,忍不住笑出聲:“它……真能乾活了。”
阿芳在筆記本上寫下:“係統判級→人工複議→模型更新”,然後畫了條上升曲線,在頂端寫了個字:“信”。
老張沒看報告,而是走到17號爐前,伸手摸了摸模具。溫度正好,穩得像老朋友的脈搏。
他回頭,看見劉好仃正在日誌本上寫字。
“寫啥呢?”他問。
劉好仃頭也不抬,筆尖穩穩落下:“今天,流程第一次,按‘數’走,但由‘人’定。”
寫完,他合上本子,抬頭問:“下一條呢?”
老張咧嘴一笑:“巡檢線。我那路線圖,可比gps準。”
小林立刻打開平板:“我這就把您每天走的八個點,設成電子工單。”
“設可以。”老張眯眼,“但提醒彆太勤,我正喝湯呢,它‘叮’一下,嚇一跳。”
“那設個‘用餐免擾’模式?”阿芳提議。
“成。”老張點頭,“再加個‘老師傅心情權重’——我今天不順,它就少說話。”
三人都笑了。
下午三點,係統準時彈出巡檢提醒:“17號爐,巡檢時間到。”
老張沒動,繼續盯著爐口。
劉好仃走過去,輕聲問:“咋了?”
老張指著爐內一道微弱的反光:“你看那絲,偏了兩毫。係統沒報?”
小林趕緊調數據:“溫度、速度都正常,它……確實沒判異常。”
“可我看著不對。”老張堅持。
劉好仃沉吟片刻,打開係統後台,在“視覺異常”模塊下新增一條規則:“當絲徑反光角度連續三幀偏離基準值≥1.5°,觸發人工核查。”
“現在。”他說,“它開始學‘看’你看到的東西了。”
老張點點頭,終於起身,走向第一個巡檢點。
係統彈出確認框:“巡檢員已出發。”
阿芳看著屏幕,忽然說:“它是不是……有點緊張?”
小林笑:“你彆說,指示燈閃得是有點快。”
劉好仃沒笑。他走到控製櫃前,輕輕撫過那張燈泡紙。紙角已經卷起,紅筆的痕跡淡了,可圖案還在。
他轉身,拿起白板筆,在操作台上方的牆麵上寫下一行字:
“流程可以數字化,但標準,得由人定。”
寫完,他回頭問:“明天還試嗎?”
老張站在爐前,看著那道已被調正的絲線,手扶著模具,說: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