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把車間地磚上的水漬照得像碎玻璃似的,一閃一閃。劉好仃踩著那光斑一路走到17號爐前,手搭在控製台邊緣,爐火的熱浪撲在袖口上,像老朋友的呼吸。他沒急著看數據,先掏出兜裡的筆記本,翻到一頁畫得歪歪扭扭的橋——不是孩子那種天真爛漫的筆觸,而是用尺子比著畫的線條,橋麵標著“數據流”,橋墩寫著“係統響應”。
小林端著豆漿過來,吸管戳了兩下杯蓋:“您還真把那張兒童畫當圖紙用了?”
劉好仃笑了笑,把本子合上:“畫得不像,但方向沒錯。橋修好了,人還得往前走。”
小林沒接話,隻把手機往台麵上一放,屏幕亮著一條新聞推送:德國某玻璃巨頭全線啟用ai動態調度係統,生產誤差率降至0.3。標題不大,可那數字像根針,輕輕紮了一下。
“他們上個月還卡在測試階段。”小林聲音壓低,“現在直接全產線跑起來了。”
劉好仃盯著那行數字看了三秒,忽然伸手點開gpuse係統的實時監控界麵。碳排放曲線平穩,能耗數據規整,像一條睡著的蛇。可當他把時間軸拉到秒級,細微的延遲開始浮現——每一次指令下發,係統平均慢0.8秒才響應。
“火穩了。”他輕聲說,“可腦子得更快。”
他轉身拍了拍小林的肩:“叫阿芳和老張,十分鐘後會議室。這爐子燒得再久,也不能靠慣性往前滾。”
會議室的窗簾半拉著,投影儀還沒開,白板上還留著上回“可持續成效”會議的筆跡。阿芳擦掉“廢料再利用率39”那行字時,筆尖頓了頓。
“剛鬆口氣,又要上弦?”
老張坐在角落,筆記本攤開,上麵記著夜班工人最近的反饋:“係統卡頓那幾秒,夠我多加一鏟料了。”
劉好仃把兩頁紙放在桌上,一頁是《可持續發展成效簡報》的終版,另一頁是小林剛整理的國際技術動態摘要。他沒急著說話,隻把簡報翻到最後,指著那句“我們沒造奇跡,隻是每天少扔一點,多做一點”,輕輕敲了兩下。
“這話現在還作數。”他說,“但‘少扔’是守,‘多做’才是攻。咱們守住了綠色這道門,可外頭的世界,已經換了跑道。”
阿芳抬眼:“您是說,數字化也得升級?”
“不是升級。”劉好仃搖頭,“是深化。以前咱們是補漏洞、接模塊,像給老房子換窗。現在得拆牆、改梁,讓它能住進新十年。”
屋裡靜了兩秒。
“人力呢?”阿芳問,“現在班組剛適應綠色流程,再上新係統,怕壓不住。”
老張也點頭:“上次調係統,老李頭連著三晚睡車間,就為記新操作順序。”
劉好仃從文件夾裡抽出一張新表,推到中間:“我不搞大動靜。這次就定兩條硬指標:係統響應速度提30,故障自愈率過80。不看花活,就看機器能不能比人反應快半拍。”
小林眼睛一亮:“能。咱們現在中台數據流太臃腫,像血管裡塞了棉絮。不拆,新血進不來。”
他說著走到白板前,拿紅筆圈出“數據中台耦合度高”六個字,筆尖用力,紙麵微微凹陷。
“咱們的‘血管’太粗,堵了。”
劉好仃看著那圈紅字,沒點頭也沒搖頭,隻問:“最快能從哪兒試?”
“質檢。”小林答得乾脆,“ai模型迭代最靈活,不影響主流程,還能反哺數據優化。”
“那就從這兒切。”劉好仃拿起筆,在白板空白處寫下四個字:雙軌並進。
“一軌,持續引入——不等完美方案,小步快跑,能用就上;”他頓了頓,寫下第二行,“二軌,架構優化——從底層理清數據流,彆讓係統越治病越胖。”
阿芳低頭記著,忽然抬頭:“您打算什麼時候啟動?”
“明天。”劉好仃合上筆帽,“先調中台日誌,看看咱們這‘病根’在哪兒。”
老張沒再反對,隻在本子上寫了一行小字:“係統慢半拍,人就得替它跑一圈。”
傍晚,辦公室的燈隻開了角落一盞。劉好仃坐在桌前,麵前擺著兩份文件:左邊是剛裝訂好的《可持續發展成效簡報》,右邊是打印出來的國際技術新聞,紙邊還帶著打印機的餘溫。
小陳推門進來,手裡捏著一份數據報表:“越南線昨天係統延遲0.9秒,誤判原料配比,多燒了1.2噸石英砂。”
劉好仃接過報表,沒看數字,先問:“工人知道嗎?”
“還不知道。班組長壓下了,說怕影響情緒。”
“壓不住的。”他輕聲說,“差半秒,就是一噸料,就是成本,就是信任。”
他把簡報慢慢推回抽屜,鎖上。然後從包裡取出新筆記本,封麵空白,隻印著一行小字:“係統進化記錄”。
翻開第一頁,他提筆寫下:
第一章:數字化轉型深化
目標:讓係統比人反應快半拍
寫完,他撥通小林電話:“明天一早,叫上技術組,先看中台日誌。從最堵的地方開始。”
電話掛斷,他沒動,坐在那兒,手指慢慢撫過抽屜邊緣。幾秒後,拉開,從最底層取出那張被雨水暈染過的兒童畫。他輕輕撫平一角,壓在筆記本下麵。
畫上,橋的輪廓依舊模糊,可那幾個穿工裝的小人兒,站得筆直。
窗外,廠區的燈一盞盞亮起,像倒映在地上的星群。公告欄上,“劉好仃橋”的照片被新貼的值班表蓋住了一角,可那名字還在,被晚風輕輕掀起的紙邊掃著。
劉好仃站起身,走到窗前。17號爐的火焰在玻璃牆上跳動,像一條未完成的路。
他掏出手機,給小林發了條消息:
“明天加個會,質檢ai模型那塊,讓青年技工也來幾個。彆光聽技術的,聽聽乾活的人怎麼說。”
發完,他把手機倒扣在桌上,轉身拿起外套。
走廊燈光昏黃,他走過公告欄時腳步沒停,可目光在那張被遮住的照片上停留了一瞬。
爐火還在燒,橋還在畫,路,得有人接著走。
喜歡深圳玻璃廠打工記請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廠打工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