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鐵皮櫃的鎖扣發出“哢噠”一聲輕響。劉好仃把貼著“gzbackup862”標簽的硬盤捧出來,像端著剛出爐的蒸籠,小心又踏實。讀盤器亮起綠燈,屏幕上跳出熟悉的文件夾列表,一個沒少。
他把備份日誌打印出來,紙張還帶著打印機的微溫。又在下方手寫一行字:“4月11日封存,未聯網,物理隔離。三重錨定已完成。”字寫得不快,但每一筆都壓得實。
拎著打印件和u盤,他直奔it辦公室。小王剛泡好豆漿,正用吸管攪著塑料杯底的糖渣。劉好仃把材料放在桌上,杯子震了一下。
“今天做兩件事。”他說,“斷電恢複,模擬外掃。看看咱們的牆,到底擋不擋得住。”
小王抬頭:“現在?”
“越早越好。”劉好仃把u盤插進電腦,“備份不是擺設,得用一次才知道是不是真貨。”
小王嘬了口豆漿,猶豫半秒,點頭:“你定流程,我配合。”
測試在上午八點十五分開始。第一項是數據恢複。質檢數據庫被手動清空,接著啟動還原程序。進度條緩慢爬升,78時突然停住,彈出提示:“部分索引缺失,無法繼續。”
小王眉頭一跳:“是不是……備份的時候就沒導全?”
劉好仃沒說話,轉身回維修間,兩分鐘後抱著一疊紙質日誌回來。他翻到“gzog862”的導出記錄頁,指著時間戳和文件大小:“導出完成時間是1318,總容量2.17gb,和原始一致。沒丟。”
“那為什麼恢複不了?”
“路徑錯了。”劉好仃敲了敲屏幕,“恢複目標指向的是舊分區,咱們現在用的是新掛載點。改一下。”
他手動編輯配置,重新導入。進度條重新流動,92、96、100。係統提示:“數據校驗通過,完整性確認。”
小王鬆了口氣:“還好是你在。”
劉好仃笑了笑:“不是我,是流程在。”
第二項是模擬攻擊。測試環境接入虛擬攻擊源,設定三種模式:常規掃描、深度滲透、偽裝中轉。防火牆日誌實時刷新,每一條訪問請求都被標記、分類、攔截。
當攻擊源切換到“偽裝中轉”時,係統自動觸發高危警報。一條來自“uaeproxy3”的訪問請求被立即阻斷,日誌標注:“異常跳轉行為,匹配靜默守衛規則庫。”
劉好仃盯著那條記錄,拿筆在邊角記下:“此ip曾關聯f07b,查訪問時間軸。”字寫得輕,但筆尖壓出一道深痕。
測試持續到中午十一點半。所有模擬攻擊均被有效攔截,數據恢複成功,係統穩定性達標。劉好仃把結果整理成報告,標題是《szgassdsseceva0412》,結論欄寫著:“防火牆升級有效抵禦模擬攻擊,數據備份可在4小時內完成恢複,整體安全風險由‘高’降至‘中低’。”
他打印三份,一份留底,一份給小王,一份放進老李的信箱。
下午一點,團隊在小會議室碰頭。老李翻著報告,手指在“中低風險”四個字上摩挲了幾下。
“測得通,不代表以後不出事。”他說,“萬一真來了大攻擊呢?咱們這點家當,頂得住嗎?”
沒人接話。空調吹出的風把窗簾掀起一角,又落下。
劉好仃打開手寫本,翻到“三重錨定”那一頁。他把本子轉過來,推到桌中央。照片裡,櫃門上的紙條清晰可見,日曆顯示“2025年4月11日”,硬盤標簽工整貼著。
“我們不靠運氣。”他說,“靠步驟。每一步都可查,可驗。昨天能恢複,明天也能。今天能攔住,下次也能。”
老李看著照片,又看看報告,慢慢點頭。
小陳笑了:“這麼說,咱們這牆,還真砌起來了?”
“牆是砌了。”劉好仃合上本子,“但還得天天看,月月查。牆不怕舊,怕漏。”
散會後,他回到工位,把報告副本放進抽屜。順手從便簽本撕下一張紙,寫下:“查v2樣本庫上線前後,f07b日誌變更記錄。”壓在文件下麵。
他端起保溫杯,茶涼了,喝了一口。窗外陽光正好,照在玻璃幕牆上,反光落在他袖口,像一道銀線。
第二天一早,他比平時早到半小時。工控機剛開機,他就把舊硬盤接上,準備做最後一次驗證。讀盤器亮綠燈,硬盤轉動,係統識彆出c盤,d盤依舊顯示“需密碼”。
他試了幾個密碼,沒成功。退出界麵,打開日誌工具,想查分區創建時間。點擊“加載曆史記錄”時,屏幕輕微抖了一下,像信號不穩的老電視。
他停住手,沒再試。
拔掉硬盤,鎖進櫃子。回到工位,翻開手寫本,在最新一頁寫下:“備份非萬能,但無備則危。”字寫得慢,一筆一劃。